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9篇
化学工业   15篇
建筑科学   16篇
轻工业   27篇
水利工程   5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本文旨在深入解析传统龙纹装饰的文化内涵和充分挖掘其特有的审美价值,以求在现代龙纹设计中,不断提升作品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品位,并借助现代的科技手段创造出更加璀璨多姿的造型,从而达到内容与形式的飞跃。  相似文献   
2.
小鱼儿 《电脑迷》2011,(20):82-83
搜狐畅游(NASDAQ:CYOU)旗下3D后武侠网游《天龙八部3》全面公测将于10月20日开启,基于"第二代网游开发模式"独创的体系"天外江湖",经脉穴道概念的引入和技能系统的颠覆性升级,以及高难度多人PVE副本等全新技能,将为玩家打造"破尽天下武学,行走天外江湖"的巅峰武圣世界。  相似文献   
3.
在北京后海湖畔某会所里,珍藏着一件硕大的黑漆描金龙柜(图1),高220厘米,宽187厘米,深82厘米,造型为方角平面竖式,又称"一封书式";双门对开,中设闩柱,柜体下带浅仓,腿间有拱形牙条;在双门正中的偏上方有菱花形面叶的铜  相似文献   
4.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杂志曾经于2009年第2期发表了笔者的《太和殿宝座是明朝的吗?》一文,在相关领域里引起了较大的关注和反响。拙文从明末李自成焚毁宫殿与明清两朝不同的典制朝仪等处着眼,论证了现存的北京故宫太和殿宝座(图1)不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居》2012,(1):89-90
东汉末年至隋统一的这几百年间,战乱频出,地方割据的一个时代,此时人们对龙越发的关注,均要以这一祥瑞的神兽树立起自己的威信。《三国志卷一武帝纪》便称曹操为龙,连汉献帝也被迫尊称曹操为"龙"(引《三国志注献帝传》)。曹操没有登帝位,把篡汉称帝重任  相似文献   
6.
艾昕 《工业设计》2012,(1):76-85
在中国文化中,龙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龙,作为排行第五的生肖,在十二地支配属"辰"。龙是中华民族自上古以来一直崇拜的神异圣物,与天地世间万事万物都有着某种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7.
朱宝力 《商品与质量》2012,(29):116-119
我国著名的螺钿镶嵌及百宝嵌工艺起源于漆器装饰,历史十分悠久。20世纪80年代初,考古工作者在北京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发掘了不少嵌螺钿的漆器,其中有豆、觚、壶、杯等,螺钿加工和镶嵌的技法精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图形创意是一个需要反复试验的创意过程,它建立在对图形产生的文化背景、社会背景等因素的了解以及对图形本身形式语言分析的基础之上。此次图形创意过程力图对马克斯·比尔的设计作品进行形式语言分析,探寻构建和谐色彩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将楚青铜龙纹在再创造的骨格与色彩中进行重组,从而得到全新的图形创意设计作品。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民俗的十二生肖中,尽管龙是唯一在现实动物中无对应者,但其却是对人们产生影响最深刻者.龙是中华民族由渔猎经济转为农耕经济后的图腾,这不仅据传说[人类始祖伏羲、女娲皆龙(或蛇)身人首,被称为"龙祖";华夏民族的先祖炎帝、黄帝,与龙都有密切的关系,"黄帝龙轩辕氏龙图出河"(《竹书纪年》),炎帝因其母感应"神龙首"而生,死后化为赤龙;故中国人自称为"龙的传人"]而言,就是考古实证(辽宁阜新查海遗址8000年前的一条长约19.7米、用红褐色石块堆砌、摆放的龙形象;河南濮阳西水坡6500年前的蚌砌龙虎图案)也可表明.这大约是因其能呼风唤雨、变化莫测、与农业生产的气候紧密相关.《说文解字》称"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从肉飞之形."  相似文献   
10.
龙是传说中的灵兽,最早出现于原始民族部落中的艺术品中,这来自上古的图腾崇拜,无论在政治、宗教、文学、艺术、民俗等各个领域都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龙纹,作为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即"天人合一"哲学思想这种最高精神内涵和审美标准的代表,在其后历朝历代,及至现代陶艺中都被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