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60篇
  免费   1214篇
  国内免费   482篇
电工技术   1089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995篇
化学工业   3163篇
金属工艺   537篇
机械仪表   582篇
建筑科学   2067篇
矿业工程   14576篇
能源动力   1584篇
轻工业   1269篇
水利工程   1064篇
石油天然气   3970篇
武器工业   14篇
无线电   32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85篇
冶金工业   1524篇
原子能技术   110篇
自动化技术   599篇
  2024年   149篇
  2023年   644篇
  2022年   693篇
  2021年   730篇
  2020年   1044篇
  2019年   948篇
  2018年   366篇
  2017年   591篇
  2016年   732篇
  2015年   983篇
  2014年   2179篇
  2013年   1784篇
  2012年   2205篇
  2011年   2076篇
  2010年   1721篇
  2009年   1793篇
  2008年   1963篇
  2007年   1567篇
  2006年   1396篇
  2005年   1306篇
  2004年   1278篇
  2003年   1203篇
  2002年   880篇
  2001年   797篇
  2000年   723篇
  1999年   512篇
  1998年   502篇
  1997年   493篇
  1996年   464篇
  1995年   524篇
  1994年   888篇
  1993年   428篇
  1992年   347篇
  1991年   291篇
  1990年   318篇
  1989年   207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4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乡村产业中的化石能源设备逐渐被电能技术替代,引起了乡村负荷波动增大、部分时段产生集中高负荷的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将低品位清洁能源应用至乡村的茶叶生产中,针对烘茶全过程的工艺要求提出了跨临界CO2热泵烘茶技术;并以某茶叶生产乡村为对象,对其代表台区的全年日用电量及产茶日负荷进行了分析,得出采用CO2热泵烘茶后其负荷得到大幅度削减,整体可降低至原负荷的39.6%~46.8%,峰值负荷与平时负荷的比值由原本的13.6降至5.4~6.2。跨临界CO2热泵应用至农产品生产中可有效缓解乡村供电压力。  相似文献   
2.
山西实施清洁取暖是实现能源消费革命的有力途径,是打造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的有力抓手。通过相关文献检索,列举了山西可再生能源利用与清洁取暖的现状和规划数据,通过对数据分析,得出了山西清洁取暖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山西省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供暖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乌兰矿投产前期采矿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该矿所处蒙古国经济落后、投资风险大的现实状况,为避免生产中断、规避投资风险,早日回收前期投资考虑,采取了双斜坡道开拓、全尾胶结充填、高端壁空场嗣后充填采矿、多中段组合式连续开采等系列技术应对方案。大大降低了一次性投资规模及投资风险,前期投资得以快速回笼的同时,矿山产能也充分释放,确保了矿山的持续稳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海外地下近地表矿体开采矿山规避投资风险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方案借鉴。  相似文献   
4.
5.
七角井矿区的钒、铁双层矿体走向长度超4 km且呈近似平行产出,下盘铁矿开采时损失贫化率高且上盘钒矿资源保护难度大。根据钒铁矿体走向长、近平行产出、厚度负相关、空区隐患大的开采技术条件 特征,采用平面分区、开采时序规划、采矿方法优化、区域稳定性控制等技术来实现钒铁矿协同开采。根据铁矿“中间厚、两端薄”、钒矿“中间薄、两端厚”的形态特征,将长走向的钒铁矿体分为东区、中区及西 区。工程空间上,双层矿体共用一套开拓、采准、运输等开采系统;开采时序上,在提高铁矿生产能力的同时保证了钒矿开采的时间灵活性;采矿方法上,东区及西区铁矿采用阶段矿房嗣后膏体微胶结充填法,中区 铁矿采用阶段矿房法转崩落法;此外,通过中区崩落顶板及上盘围岩,东、西区膏体充填方式保证了矿区开采时及开采后的区域稳定性。研究表明:所提出的协同开采方案使矿山铁矿设计开采储量增加了1 064.7万t ,膏体充填每年消耗干抛层、尾矿等矿山固废86万t以上,矿山安全及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工业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前提下,社会生产生活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而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能源,如果不能够实现对矿产资源生产及开采的合理规划,就会导致可开采资源的整体储备量急剧下降。我国在经过多年的生产开采之后矿产资源整体储量逐渐萎缩,这对我国未来的工业生产以及社会生活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具体生产开采过程中地质构造会对矿产资源的生产与开采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必须要针对矿山地质构造进行深入分析,并对矿产资源开采以及地质构造勘探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才能制定出更加合理的开采方案。  相似文献   
7.
随着油气田开采时间的增长,采出液中含水率逐年增加,部分油田的含水率已达到95%以上,给目前已有的采出液处理工艺带来新的挑战。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发的管道式油气水高效分离技术,有效解决了目前油气水处理系统所面临的难题,可适用于陆地、海洋平台及井下等不同条件。管道式油气水高效分离技术主要由柱型旋流分离器、导流片型管道式分离器、T型多分岔管路和动态CFU气浮选等组成,突破了传统的采用大型储罐进行油气水分离的作法,使分离效率成倍提高。这种小型、紧凑、高效、快速的分离系统,由于工艺流程简单高效,且可在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8.
随着煤矿的采深和开采强度的加大,煤矿形成许多边角煤,降低了煤炭回收率。同时,因地质条件复杂、开采的难度相应增加,边角煤的开采意义重要。针对台东山煤矿边角煤的赋存情况,对开采方法进行探讨,并详细叙述了"刀式采煤法"在台东山煤矿5202里工作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10.
由于时空失相干、大气延迟等因素的影响,InSAR技术的检测能力受限,无法保证任意矿区监测结果的有效性。若检测能力未知,使用InSAR技术将极易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为有效判断InSAR技术是否适用于矿区地表形变区域探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开采沉陷的InSAR最大可检测形变梯度(Maximum Detectable Deformation Gradient,MDDG)函数模型。首先通过分析地质采矿因素对开采沉陷的影响,选取矿区开采深厚比和下沉系数两个参数作为模型参数;然后基于不同分辨率、不同波长和不同入射角的SAR影像数据,采用数值模拟和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水平煤层开采条件下的InSAR最大可检测形变梯度函数模型。为验证模型的可靠性,采用陕西大柳塔矿区2012年11月21日—2013年4月2日的13景TerraSAR卫星数据进行模型验证试验。研究表明:InSAR在该矿区的最大可检测梯度为0.008 56,相邻控制点间能够检测的形变量不超过0.171 2 m,采用地表观测站GPS数据作为参考形变值验证了上述结论;与现有模型对比,该模型检测精度更高,细化检测性能更为突出,且无需提前获取SAR影像,可为促进InSAR技术应用于矿区开采沉陷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