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712篇
  免费   3847篇
  国内免费   1762篇
电工技术   3225篇
综合类   4071篇
化学工业   6502篇
金属工艺   1858篇
机械仪表   3511篇
建筑科学   6458篇
矿业工程   16295篇
能源动力   1317篇
轻工业   5591篇
水利工程   2670篇
石油天然气   5543篇
武器工业   525篇
无线电   2836篇
一般工业技术   3533篇
冶金工业   2761篇
原子能技术   674篇
自动化技术   2951篇
  2024年   543篇
  2023年   1598篇
  2022年   1527篇
  2021年   2229篇
  2020年   2333篇
  2019年   2178篇
  2018年   1028篇
  2017年   1693篇
  2016年   1946篇
  2015年   2483篇
  2014年   4636篇
  2013年   3254篇
  2012年   3733篇
  2011年   3629篇
  2010年   3139篇
  2009年   3102篇
  2008年   4229篇
  2007年   3407篇
  2006年   2449篇
  2005年   2860篇
  2004年   2459篇
  2003年   2102篇
  2002年   1788篇
  2001年   1586篇
  2000年   1422篇
  1999年   1174篇
  1998年   1067篇
  1997年   955篇
  1996年   907篇
  1995年   883篇
  1994年   736篇
  1993年   609篇
  1992年   609篇
  1991年   591篇
  1990年   498篇
  1989年   539篇
  1988年   74篇
  1987年   60篇
  1986年   52篇
  1985年   51篇
  1984年   44篇
  1983年   51篇
  1982年   37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9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煤炭技术》2022,(2):28-30
针对多煤层赋存条件下,采空区上部残采煤层实际情况,根据地下气化开采特点,充分利用现有巷道,采用巷道+钻孔的方式实现残采煤层的地下气化开采,系统给出气化工作面参数、气化工艺、地面生产工艺及安全保障技术措施,实现了煤炭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
1.图要精选,应具有自明性,切忌与表及文字表述重复。2.图要精心设计和绘制,要大小适中,线条均匀,主辅线分明。3.坐标图标目中的量和单位符号应齐全,并分别置于纵、横坐标轴的外侧。4.图中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应与表格及文字表述所用的一致。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破碎围岩分别采用锚杆支护、锚喷支护以及锚喷+锚索耦合三种支护方式下的支护效果,进而为破碎围岩巷道选择合理的支护方式提供参考。通过借助FLAC3D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分析不同支护条件下的破碎围岩巷道位移量、应力分布以及塑性区的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采用锚喷+锚索耦合支护时,可以较好的控制巷道围岩的位移量、减小应力集中效应、缩小塑性区的影响范围。  相似文献   
5.
罗向阳 《机电工程》2022,(6):862-864
以《机电工程》2019年至2021年刊载的稿件为统计源,统计每篇论文作者数量,以及第一作者的年龄、性别、职称、学历和单位,并对上述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为科学办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7.
为了研究碳纤维混凝土硫酸盐冻侵蚀损伤,以川藏铁路喷射纤维混凝土工程环境为依托进行室内盐冻试验,盐冻最低、最高温度设置为(-37.12、17℃),(-32.12、12℃),(-25.12、5℃),(-20.12、0℃),硫酸盐质量分数分别为5%、7.5%、10%,纤维体积分数分别为0、0.10%、0.20%、0.24%、0.30%。通过宏观强度试验结果和微观分析可知,随着硫酸盐浓度的增加,碳纤维混凝土损伤越严重。与普通混凝土相比,碳纤维混凝土能够有效阻止开裂,其中0.3%的体积分数为最佳掺量。通过微观分析,揭示碳纤维在混凝土结构内起到类似梁的作用机制,并据此建立损伤模型。  相似文献   
8.
9.
10.
为了减少资源损失,需要在保护穿层暗斜井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合理规划跨采工作面煤柱及终采线位置等相关参数。以山西神州煤业4102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上部煤层开采过程中的围岩应力分布情况和底板损伤状态,当穿层暗斜井位于上部正在回采工作面下方时,根据分析计算结果进行优化决策,确定了4102工作面跨采行人进风斜井延深段的布置方式。与原工作面布置方式相比,优化后该工作面可多回采出约2.2万t优质主焦煤,对于进入资源枯竭阶段的矿井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