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7篇
电工技术   37篇
综合类   35篇
化学工业   205篇
金属工艺   33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26篇
矿业工程   10篇
能源动力   22篇
轻工业   58篇
石油天然气   66篇
武器工业   5篇
无线电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40篇
冶金工业   16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燃用无烟煤时床温及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脱硝对于NO和N2O排放的影响,在1 MW CFB试验装置上开展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床温由880 ℃提高到970 ℃,NO排放质量浓度由119.5 mg/m3上升到226.0 mg/m3,N2O排放质量浓度由216.0 mg/m3降低到102.2 mg/m3;在氨氮摩尔比(NSR)为0~3.7之间,随着NSR的提高,脱硝效率从0上升到50.72%;进一步提高NSR到5.2,脱硝效率升至53.61%,增加较为缓慢;随着NSR从0提高到1.7,N2O排放质量浓度由84.3 mg/m3上升至118.3 mg/m3,增长较为缓慢;进一步提高NSR至2.0,N2O排放质量浓度上升至187.7 mg/m3,增长速度提高;继续提高NSR至5.2,N2O排放质量浓度上升至381.4 mg/m3;CFB锅炉采用以尿素为还原剂的SNCR脱硝工艺时,单纯通过加大NSR来提高脱硝效率不仅效果有限,过量喷入的还原剂会造成N2O排放量的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以L-脯氨酸/吡啶为催化剂,茴香醛和丙二酸为原料,经Knoevenagel 缩合反应合成了对甲氧基肉桂酸.考察了带水剂种类、原料摩尔比、催化剂L-脯氨酸和吡啶用量、反应时间等对对甲氧基肉桂酸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以正己烷为带水剂(用量50 mL),茴香醛用量5 mL(0.041 5 mol),丙二酸与茴香醛摩尔比1.2∶1,L-脯氨酸用量(以丙二酸质量计)4.0%,吡啶用量5 mL,反应时间3 h的条件下,对甲氧基肉桂酸重结晶收率达90.0%.  相似文献   
3.
以对叔辛基苯酚、二氯化硫、正丁胺和乙酸镍为原料,经缩合、络合两步反应合成了2,2'-硫代双(4-叔辛基苯酚)正丁胺镍.考察了反应条件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反应条件.缩合反应中,采用正己烷作溶剂,对叔辛基苯酚与二氯化硫摩尔比2:1.1,反应温度10 ℃,二氯化硫滴加时间80 min,此条件下2,2'-硫代双对叔辛基苯酚的收率为85.5%.络合反应中,2,2'-硫代双对叔辛基苯酚、乙酸镍和正丁胺的摩尔比为1:1.25:3,此时2,2'-硫代双(4-叔辛基苯酚)正丁胺镍的收率为97.6%.两步反应总收率83.4%,中间体及产物结构经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确证.  相似文献   
4.
催化反应精馏制备乙酸乙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反应精馏装置研究了乙酸和乙醇直接酯化法合成乙酸乙酯的转化条件:加热温度200 ℃,浓硫酸质量占混和物总质量0.6%,回流比为3∶1,乙酸与乙醇的摩尔比为1.15∶1.以反应精馏方式进行时,乙醇转化率、乙酸乙酯收率分别为94.09%和60.45%,明显高于普通蒸馏法,而乙醇转化为乙酸乙酯的选择性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三氯化铝-氯化丁基吡啶(n-BPC-AlCl3)离子液体催化β-甲基萘歧化合成2,6-二甲基萘(2,6-DMN)反应。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BPC—AlCl3离子液体酸强度及催化剂用量对β-甲基萘歧化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BPC—AlCl3酸性离子液体对β-甲基萘歧化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较好的2,6-二甲基萘选择性。在120℃,AlCl3/BPC的摩尔比为4:1,催化剂质量分数12%,反应时间为3.5h的条件下,反应转化率为29.0%,2,6-DMN的选择性为32.5%。  相似文献   
6.
磷矿中SiO2与氟的组分往往是不匹配的。分析了n(SiO2)/n(F)偏高或偏低时对湿法磷酸生产的影响,着重讨论了对尾气洗涤系统正常生产的影响,通过对卧式错流洗涤器洗涤液配置等的改进,用硅氟摩尔比偏高的磷矿生产湿法磷酸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采用酸-碱交替沉淀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低压甲醇合成催化剂。研究了催化剂组成的影响。当Al和Zr含量固定,随着Cu/Zn摩尔比的增加,催化剂活性先升高后下降,当Cu/Zn摩尔比为1时,活性最高。XRD结果表明,Cu/Zn摩尔比为1时制备的催化剂CuO与ZnO组分间相互均匀分散程度最大。Zr较明显地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耐热性,Mn对催化剂的耐热性提高有一定的作用,La和Ce对提高催化剂活性的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8.
以HNO3为催化剂,用正硅酸乙酯(TEOS)溶胶-凝胶工艺制备纳米多孔二氧化硅薄膜。较详细地研究了工艺参数乙醇/TEOS摩尔比对溶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乙醇/TEOS摩尔比的增大,溶胶粘度减小,凝胶时间变长,胶体粒径有变小趋势。  相似文献   
9.
以氯甲酸(2-乙基)己酯为原料制备过氧化二碳酸双(2-乙基)己酯(EHP),研究了加料方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投料比等因素对产品的影响。结果表明:氯甲酸(2-乙基)己酯与过氧化钠的摩尔比为1:0.58~0.62,反应温度为15℃~20℃,反应时间为3~4小时,以异十二烷为溶剂,可以得到高效、无毒的EHP溶液。  相似文献   
10.
减少铝进入湿法磷酸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以湿法磷酸为原料生产精细磷酸盐时 ,影响磷收率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在净化过程中磷的沉淀率。湿法磷酸中有大量杂质 ,在除杂过程中 ,与磷结合形成沉淀的元素主要有铝、铁、钙等。为了防止大量的铝进入酸中 ,从理论分析和实验中得出了磷矿中的 n(F) / n(Al)是影响铝进入磷酸中的关键因素 ,并发现当矿中 n(F) / n(Al)为 3时 ,进入酸中的铝离子最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