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0篇
综合类   19篇
化学工业   69篇
金属工艺   9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3篇
轻工业   250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离子交联法,以高纯竹叶碳苷黄酮制剂(碳苷总质量分数﹥90%,记为H-BLF)和芫根阴离子多糖(TP)为原料,通过ε-聚赖氨酸(ε-PL)的阳离子桥键合而成竹叶碳苷黄酮纳米混悬液(H-BLFnd),进一步在混悬液中添加8%(w/v)的γ-环糊精、经真空冷冻干燥得到纳米冻干粉(H-BLFnp),采用粒径分析、TEM、UV、FTIR、TG和DSC对其外观、性能、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 H-BLFnp外观为白色粉状,表面光洁平整,色泽均匀,平均粒径为(679±10.2)nm,分散系数为(0.349±0.004),包埋率为(92.39±0.34)%。  相似文献   
2.
应用GC—MS联用技术分离鉴定甘肃竹叶椒果皮、叶和种子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从竹叶椒果皮、叶和种子乙醇提取物中分别鉴定出30、39和34个峰,被鉴定出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分别占总量的90.3%、89.8%和93.9%。竹叶椒果皮、叶和种子中含量较高的化学成分分别是:4-甲基-1-异丙基-3-环己烯醇(8.9%)、4-亚甲基-1-异丙基二环[3.1.0]己-3-醇(8.8%);烷烃类(19.0%)、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2.2%)、反-9-十八碳烯酸(11.4%);5-烯丙基-1,3-苯并二(?)茂(12.9%)、3,7-二甲基-1,6- 辛二烯-3-醇(12.6%)、烷烃类(11.8%)、4-甲氧基-6-烯丙基-1,3-苯并二(?)茂(10.5%)。  相似文献   
3.
[目的]旨在为评估农田除草剂对非靶标水生植物的生态风险提供依据。[方法]评价了丁草胺和苄嘧磺隆对沉水植物黑藻和竹叶眼子菜的生物毒性。[结果]丁草胺和苄嘧磺隆分别从1、0.05 mg a.i./L的质量浓度开始显著降低黑藻和竹叶眼子菜的叶绿素含量。丁草胺对黑藻和竹叶眼子菜鲜质量的12dED50值分别为1.16、3.91mga.i./L,而苄嘧磺隆的分别为0.003 3、0.087 mg a.i./L。[结论]丁草胺和苄嘧磺隆均为易危害非靶标水生植物的除草剂,且苄嘧磺隆的危害潜力更大。  相似文献   
4.
南茶北饮     
中国人喝茶历史悠久,衍生出的文化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道尽的。"青灯耿窗户,设茗听雪落"、"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悠闲与浪漫都可见一斑,不只是这样的茶诗,茶歌、茶舞、茶艺也应有尽有。博大精深的茶道更是由来已久,而我最感兴趣的还是南北茶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从雷竹叶中提取茶多酚及其红外光谱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雷竹叶为原料,按设计的工艺条件,用乙醇提取茶多酚,乙酸乙酯萃取,回收溶剂,大孔树脂精制产物。得到竹叶中的粗茶多酚的含量13.4%,精茶多酚含量为2.60%。以没食子酸为标品、进行提取物及精制茶多酚的红外测试,对其基团归属予以认定,确定产物成分。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竹叶黄酮的结构,分离、纯化等工业制备技术,以及检测方法;重点探讨了竹叶黄酮的生物学功能,包括保护心脑血管、抗氧化、抑菌、增强免疫力、阻断亚硝化反应、改善记忆等生物学功能。对竹叶黄酮在功能性食品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竹叶提取物对亚硝化反应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研究了竹叶的最佳提取条件,以及提取物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作用和对亚硝酸钠的消除作用。结果显示,最佳提取条件为:55%的丙酮,80℃水浴回流1h,此提取物具有较高阻断硝胺合成及清除亚硝酸钠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曹燕萍 《江苏陶瓷》2011,44(3):34-34,36
竹,是中国古典文化中诗韵之载体;竹,是千百年来文人墨客吟诗弄词的宫阕;竹,是甘冽的酒,斟不尽的闲人雅士对月当歌的豪迈;竹,是画中仙,是婉约可人的窈窕少女倚栏听风的娴静;竹,是梦里江南的情歌,是自然流淌在人们心尖的美妙音符。  相似文献   
9.
竹叶中有效成分的分离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梯度洗脱及柱色谱法对竹叶中的有效活性成分重点为黄酮进行了分离研究、提纯。试验中所用色谱柱填料为本实验室自制,其色谱柱长298mm,内径10mm,脱洗体系为乙醇-水溶液。试验在提取分离黄桐的同时得到了叶绿素,现时从竹叶中分离出了多糖成分。研究表明不同的竹叶其黄酮含量不同,磁竹、白家子竹不含黄酮类化合物,而大竹叶与小竹叶均含有黄酮类化合物,且大竹叶和较内采小竹叶黄酮分别为1.56%、4.07%。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竹叶抽提物的抽提条件与抗氧化性能的关系 ,并对其抗氧化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显示 ,竹叶抽提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 ,实验表明和维生素 C的抗氧化性能相当。经正交实验得到参考工艺参数 :乙醇浓度 (v/ v) 5 0 % ,抽提时间 16小时 ,抽提温度为溶剂沸腾温度 (84℃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