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建筑科学   8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21篇
水利工程   5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22,(2):76-77
自组织乡村振兴是乡村振兴局进行的先富帮后富授渔、受渔1+1>2双赢合作,自助实现飞地经济生态位的正向演化。人性假设视角,自组织乡村振兴包括四种方式,即“经济人”与X理论型自组织乡村振兴、“自我实现人”与Y理论型自组织乡村振兴、“社会人”与Z理论型自组织乡村振兴、“复杂人”与超Y理论型自组织乡村振兴方式。战国李冰、北宋范仲淹、明朝徽商等古代基于人性假设的自组织乡村振兴(授、受渔劳动致富)的经验与智慧,对现代自组织乡村振兴的借鉴价值历久弥新。  相似文献   
2.
梦亦云 《美食》2011,(11):52
近日读史,方知"断齑划粥"的故事。而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北宋时期大名鼎鼎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范仲淹!《宋史》卷有载:范仲淹从小丧父,后随改嫁的母亲来到朱家,因过不惯寄人篱下的屈辱生活,愤而离家出走,独自谋生。他虽然经常饿着肚子,但仍坚持刻苦读书。10多岁时,他住在长山醴泉寺的僧房里读书,把仅有的一点粮食煮成一锅稀粥,冷凝后用刀划成几块,再加上几片咸菜,早晚各取一块充饥,每天读书到深夜。这样的日子整整过了3年。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断齑划粥"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10)
传统纹样与古诗词都是中国文化历史的积淀,凝聚了中国民族精神,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把古诗词与传统纹样相结合进行再设计,用色彩转移、图案变形、打破重组等手法,能够产生别有韵味的作品。该文作者以宋代范仲淹《江上渔者》为例进行图案化设计,将古诗词与传统纹样相结合,设计出具有中国韵味的现代设计作品。  相似文献   
4.
《中国酒》2013,(5):26
4月8日,由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中国诗酒文化协会共同主办,江苏天成酒业有限公司、中国酒杂志社承办的"勤政爱民,刚正廉洁——北宋名相范仲淹研讨会"在全国政协礼堂隆重举行。会上,六位代表做了交流发言,充分肯定了范仲淹的历史创举和其勤政爱民、刚正廉洁的精神,分析了范仲淹文化遗产对当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许文舟 《饮食科学》2004,(11):51-51
摘茶的人其实也太粗心大意了,不经意的采摘,这一个在茶乡谁都会的动作.就把一首首诗给摘到了竹味很深的背萝里了。真的,叶脉正反两面都写着诗.随便一品都会读出唐代的白居易.宋代的陆游、范仲淹。细细一看.还真的能看到那位写过“大江东去”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苏轼.正在试院煎茶.微笑的火苗舔食着铜质的茶壶.发出丝丝缕缕的香味.茶还在杯中随着沸腾的水起落.诗却已在苏先生的肚里  相似文献   
6.
《酿酒》2014,(2):101-102
自古文人多风流。每临美不胜收的好景,就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所表达的那样:“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黑龙江大庆的肇源县,就是这样一个地方。一个北国小城,居然承办了第25届中华诗词研讨会暨年会,而参会名家结集出版的《松嫩流韵》更堪称留给东北的诗词瑰宝。  相似文献   
7.
《酿酒》2014,(2)
<正>自古文人多风流。每临美不胜收的好景,就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所表达的那样:"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黑龙江大庆的肇源县,就是这样一个地方。一个北国小城,居然承办了第25届中华诗词研讨会暨年会,而参会名家结集出版的《松嫩流韵》更堪称留给东北的诗词瑰宝。"秀美灵动的松嫩两江水,赋予了肇源人诸多的激情和灵性,生活在这里的家乡人坐拥这片沃野良田,已在6500年的沧桑巨变中不断将浓情真意倾  相似文献   
8.
毛林坤 《中国酒》2013,(5):28-29
中华五千年,涌现出无数志士仁人、良臣名将,北宋名臣范仲淹就是这群星中的一颗耀眼明珠。我们这代人接触范仲淹这个名字,大多是初中时读《岳阳楼记》而印入脑海的,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虽不能完全践行,但我们经常说、常引用,并激励我们前行。范仲淹的一生,勤政爱民,刚正廉洁,三起三落,矢志不渝。为臣敢于直言,当官为民做主。沙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文章世代传诵,光耀千秋。范仲淹给我们留下了巨  相似文献   
9.
华红安 《水利天地》2007,(12):42-42
范仲淹(公元989~1052年)字希文,宋代苏州吴县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历任县令、知府、知州、枢密副使、副宰相等职。他一生践行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理想,虽经历宦海沉浮,遭受各种打击,但忧国爱民、为民谋利的志向永远没有改变。他在兴修水利、治理水旱灾害方面也做出了不朽的业绩。  相似文献   
10.
薛德华 《中国酒》2013,(5):36-37
九百九十年前的春天.是东台西溪古镇一个具有历史记忆的时节.也是这样一个阳光明媚、春花满目的季节,范仲淹受朝廷之命.从旧时捍海埝边的复堆河南下.前来西溪任盐仓监。他吟出一首牡丹诗.表露豁达乐观和建功立业的心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