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8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58篇
化学工业   127篇
机械仪表   10篇
建筑科学   71篇
矿业工程   21篇
能源动力   11篇
轻工业   157篇
水利工程   19篇
石油天然气   12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冶金工业   26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0 毫秒
1.
为了高效培养AAO工艺菌种,实现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快速投产,以广东省某污水处理厂为例,介绍了污泥培养驯化过程和经验.该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3×104 m3/d,采用AAO+磁混凝沉淀工艺.利用大粪和地脚粉作为碳源培养菌种,实现了短时间、低成本、高效率的培养,培养驯化周期为30 d,吨水成本为0.171元,调试期间二沉池出水满足一级A标准.研究分析了污泥培养驯化中易发生的污泥絮体变小现象,提出了减少曝气量、增加外回流量、降低二沉池负荷等解决措施,为同类污水处理厂调试和试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降酚菌株的驯化分离及其降酚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选择性富集培养技术 ,从受苯酚污染的环境中驯化分离出六株对苯酚具有较高降解能力的微生物菌株 ,研究了其降解苯酚的性能和环境因素对降酚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 :降酚菌株以苯酚为唯一碳源生长 ,4 8h内降解苯酚可达 10 0 0mg/L。降解苯酚的最适温度为 30— 35℃ ,最适pH值为 6— 8。降酚菌株是好氧微生物 ,供氧充足时苯酚降解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3.
从土样中分离出34株脂肪酶产生菌,在维多利亚蓝培养基上初筛出透明圈与菌落直径比值较大的6株菌,复筛出产脂肪酶活性较高的菌株FM-1,其所产脂肪酶主要为胞内酶,产脂肪酶活力为132 U/g cell。通过反复的驯化培养方式将菌株FM-1驯化成耐甲醇的优良菌株。在甲醇质量浓度为11 mg/L的培养基中驯化后的脂肪酶相对活力为35%,而出发菌株在此环境中不能生长。  相似文献   
4.
随着办研究氧化亚铁硫杆菌结果表明,最佳培养温度为30℃左右,最佳生长pH为2.0~2.5,最佳生长初始Fe2+浓为0115mol/L左右,在进行细菌培养时接种量取10%比较恰当。低pH值和高浓度Fe2+驯化后,在培养温度30℃、初始pH值1.5、初始Fe2+浓度25g/L条件下,氧化亚铁硫杆菌仍能保持一定的Fe2+氧化活性,6天Fe2+氧化率可达82.28%,Fe2+平均氧化速率达3.43g/L/d,pH值的变化是先上升后下降,最后稳定在1.81。  相似文献   
5.
在SBR反应器中,采用厌氧-缺氧一段式驯化方式成功地培养驯化出反硝化聚磷菌,并表现出良好的除磷脱氮效果.通过FISH技术对不同培养驯化时期的反硝化聚磷活性污泥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在以NO-3-N为电子受体驯化反硝化聚磷菌的过程中,Rhodocclus sp.及其相关菌种逐渐成为优势菌种,占据了较大的比例,而几乎检测不到Pseudomonas sp..  相似文献   
6.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分析了实验室生活污水处理系统(Anoxic/Oxic工艺)好氧池内细菌多样性及演替规律,推究污泥中优势细菌与水质变化之间的关系.提取不同驯化时期污泥的细菌总DNA,以细菌的通用引物PCR扩增16S rRNA基因V3区,DGGE分析扩增产物,并对优势细菌的DNA片段进行回收、序列分析;构建驯化稳定后污泥的16SrDNA克隆文库.结果表明:系统内细菌群落结构随污泥驯化过程的进行发生了明显的演替变化,克隆文库的序列分析表明污泥中细菌种群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主要包括Proteobacteria类群,Bacteroidetes类群,Firmicutes类群,Zoogloea sp.,Pseudomonas sp.,Rhodobacter sp.,Planctomyces sp.,Clostridium sp.等.DGGE优势条带的测序结果结合水质处理效果分析表明:Proteobacteria类群,Pedobacter sp.,Sphingobacterium sp.对CODcr的去除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北方城市污水处理的CAST工艺在冬季进水温度低和有机负荷低的条件下进行启动调试及活性污泥培养驯化提供经验,促进该工艺在寒冷地区的推广应用.方法采用接种法培养活性污泥,通过控制曝气量以减少曝气过程中的热量损失.结果在冬季进水温度低和有机负荷低的条件下,采用接种法培养驯化活性污泥20d就能完成污泥培养驯化,满足污水处理要求,使出水达到了设计标准.结论北方城市污水处理的CAST工艺在冬季启动调试及活性污泥培养时,采用接种法培养活性污泥能够克服有机负荷低的缺点,控制曝气量能够减少进水热量的损失,避免进水温度降低.为微生物的生长创造了条件,提高了污水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8.
韩芹 《天津冶金》2006,(5):65-67
对废水生物脱氮工艺的开工调试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污泥的培养、驯化、使活性污泥达到最佳的污水处理状态。对在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进一步降低了外排水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9.
微生物群落在难降解物质生物降解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微生物群落在难降解物质生物降解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微生物群落可通过协调利用底物、共代谢污染物质、转移中间代谢物质等途径对难降解物质进行降解.但要获得高的去除率需对微生物群落进行优化,提高群落整体代谢活性,一般考虑成功驯化、合适的初级基质、充足的营养物质、有效的微生物群体结构等优化因子.厌氧、厌氧-好氧、限氧产甲烷系统是能对难降解物质进行有效降解的3种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0.
荆秀艳 《湿法冶金》2004,23(1):19-24
通过分离、驯化、组合菌种并制作生长曲线等系列试验过程,详细研究了浸矿细菌转化铁、硫的能力随不同试验进程的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细菌的生理习性及培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