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4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47篇
化学工业   26篇
金属工艺   8篇
机械仪表   23篇
建筑科学   324篇
矿业工程   38篇
能源动力   9篇
轻工业   9篇
水利工程   73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2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实现废石和固结粉胶凝材料在金川矿区充填采矿中的应用,首先开展了不同配比废石—棒磨砂混合骨料粒径级配分析,获得废石与棒磨砂配比为4∶6混合骨料的堆积密实度为0.635和泰波幂指数n为 0.591;然后,针对废石含量为10%~50%的混合骨料,分别开展了添加和不添加早强剂的固结粉胶结充填体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充填体强度随着废石含量增加呈现先提高后降低趋势。当废石含量为40%,料浆浓度为 79%~81%时,不添加早强剂的固结粉胶结充填体3、7、28 d平均强度分别达到1.23、3.79、5.98 MPa,其早期强度低于矿山设计强度;添加早强剂时,胶结充填体3、7、28 d平均强度分别达到1.55、3.34、6.46 MPa, 满足金川矿区下向分层进路胶结充填采矿作业对胶结充填体强度的要求。由此确定,胶砂比1∶5、废石∶棒磨砂4∶6、浓度79%~81%、添加1%早强剂的固结粉胶凝材料混合骨料可在金川矿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根据石屑和黄砂的基本性能,结合工程实例,对石屑代替黄砂垫层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岩土工程界》2004,7(6):21-21
全国汽车场地锦标赛第一站日前在世界最大的F1“上”字赛道进行,这是世界上唯一建在软土地基上的赛道,也表明了我国在路面沥青摊铺技术上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打破了日本、德国等少数几个国家在这一行业的长期垄断。F1赛道是一条施工难度、质量要求极高的赛车道。在上海F1赛车场的赛道施工验收技术标准中,总共安排了包括密实度、平整度、表面粗糙度、厚度、宽度、横坡、纵断高程、轴线偏位等8项技术标准。“验收标准之严格,出乎我们的想像。”负责沥青摊铺施工的项目经理介绍:“就拿平整度测量来说,1公里长的赛道上要测2 35 0个点,如果误差…  相似文献   
4.
本文扼要叙述了土壤密实度简便试验方法,含水率W表的查表方法。含水率W函数表也适用于很多松散性建筑材料含水率的计算。  相似文献   
5.
在水泥粉磨时,中间介质的加入有助于水泥的细化和水泥性能的提高,有利于水泥潜力的挖掘。本文以超细粉煤灰作为中间介质,讨论超细粉煤灰的中间介质作用。超细粉煤灰的掺入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超细粉煤灰按一定比例掺入水泥中,然后粉磨一定时间(试验样),另一种是超细粉煤灰和水泥都分别粉磨相同的一定时间,然后按一定比例混合(基准样),比较同掺量同粉磨时间的试验样和标准样的性能就可知超细粉煤灰的中间介质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泥粉磨过程中掺入的粉煤灰起到了中间介质的作用。细化水泥,破其表面使裂纹缺陷提高了其性能,提高了水泥净浆体的密实度和强度。且掺量为2.5%时,其破坏水泥熟料表面效果最佳,掺量为5%时,其细化水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混凝土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而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对水利工程整体质量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从混凝土检测试验的角度出发,结合水利工程施工的实际,对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检测试验及其质量控制措施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结合天津南开区某地块定向经济适用房项目,介绍其在基础施工中遇到旧预制方桩时,采用全套管高压喷气、射水振动沉管施工工艺清孔拔桩,并对该工艺进行分析得出:该拔桩施工工艺适用于软土地区旧桩拔除项目;并针对旧桩孔无法回填压实、部分新建桩基础与拔除旧桩孔距离较近等原因导致钻孔倾斜、串孔等问题,提出远离旧桩位置或调整至旧桩桩心位置等方法调整桩位,并采用加大桩径、增设承台等调整方案承担因调整桩位而产生的上部偏心荷载;采用拌和白灰、分层压实、回填静置等措施提高回填土的密实度,采用保证垂直度和调节泥浆配合比等措施,以改善不良施工条件,得出适当增加混凝土充盈系数保证成桩质量等施工经验,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堤坝工程中对其进行填筑土的施工进行分析,提出了几点控制堤坝填筑施工质量的原则和要求,并且介绍了堤坝填筑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质量进行管理控制的一些方法。在充分保证施工质量、填筑土密实度的基础上尽量减少质量检测人员的工作强度,为堤坝的填筑工程提供更好的技术服务和支持。  相似文献   
9.
对湿陷性黄土坝基筑坝的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应该通过密实度的增加与湿陷性的消除这两项指标对强夯的有效加固深度进行确认.坝基在经过夯实后,夯实度与原有的土层含水量密切相关,且表现出随深度增加而递减的规律.同时,强夯所导致的湿陷性的消除深度会大于密实度的有效增加深度.因此笔者认为,强夯设计应该根据坝体对于渗流控制、变形及稳定性的要求进行,并提出了有关设计参数,提出应根据现场试验对所选择参数的合理性进行验证,并根据结果对坝体的结构设计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便更好的保障坝体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0.
陈及时 《东北电力技术》1997,18(2):44-45,48
一种简易土壤相对密实度测定方法丹东电业局(118000)陈及时国标《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3-90,对杆塔基础坑的回填夯实程度提出了新的验收标准。即将杆塔基础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铁塔预制基础、金属基础、拉线基础及不带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