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6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132篇
电工技术   38篇
综合类   185篇
化学工业   146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7篇
建筑科学   150篇
矿业工程   49篇
能源动力   30篇
轻工业   42篇
水利工程   1424篇
石油天然气   1111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14篇
一般工业技术   31篇
冶金工业   6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3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173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220篇
  2007年   197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153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入海,底床沉积物在波、潮、流等水动力条件作用下会不断地发生再悬浮与输运,形成黄河三角洲海底面的动态变化过程。利用自主研发的电阻率探杆三脚架,观测了水动力作用下海床面的侵蚀与淤积过程。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涨落潮过程中海水浊度的变化主要受波高的影响,近底床位置海水浊度的变化趋势是涨潮过程中海水浊度上升,落潮过程中海水浊度降低。侵蚀或淤积是海床面泥沙的再悬浮与悬沙沉降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区冬季的海床面变化以侵蚀为主,当沉降作用强于侵蚀淤积作用时,即使海床所受切应力大于沉积物临界切应力,海床仍发生淤积。  相似文献   
2.
尼日尔三角洲油气分布特征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尼日尔三角洲是正在发展中的中、新生代大型三角洲,其主要烃源岩为阿卡塔组海相泥岩,主要储集岩为海陆交互相的阿格巴达组砂岩。盆地油气藏分布特征主要表现为:阿格巴达组沉积厚度大,储层发育,几乎储存了三角洲所有油气资源;圈闭类型多样,但以滚动背斜油气藏为主;油气藏几乎遍布整个三角洲,但主要集中在五个区带;阿格巴达组各砂组都含油气,但纵向上主要集中于浅中部;流体性质差异大,以普通轻油和挥发性油藏为主;油气藏规模普遍较小,但是产能高。  相似文献   
3.
对三角洲砂岩的油气勘探,在世界范围都是重要领域。在饶阳凹陷中部,首先认识三角洲砂体是在1981年大王庄留70断块油藏滚动勘探中期,这套油层厚度大、物性好、分布广。钻井剖面上反映为一组含钙粉细砂岩,夹薄层暗色泥岩,反韵律特征清楚。在滚动勘探开发中,逐渐认识到它是一个构造岩性油藏,物源来自西南方向的太行山区,大王庄西部的蠡县斜坡处于广阔的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特别是Esl上段底部的三角洲砂体,在地震剖面上前积现象明显,倾入油页岩中,油源充足,储层物性好,利于油气的运移和储集,在上倾封堵有效的情况下,可以富集成藏。  相似文献   
4.
泌阳凹陷新庄辫状三角洲沉积体系及储集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岩心和测井资料,对泌阳凹陷新庄辫状三角洲沉积体系进行了沉积微相划分和微相特征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沉积模式和油气储集性能的研究。研究认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是该区最好的油气储集体,其它微相依次为辫状河道、浊积岩、前缘席状砂和决口扇。研究结果可为下一步的滚动勘探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5.
黄河口河道演变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分析黄河口河道在纵剖面、横断面、河型等方面的演变过程,总结归纳出黄河口河道的演变规律。指出:黄河口泥沙在潮汐涨落等因素影响下,河口河道纵剖面逐渐形成台阶状,与此同时,河口滩地横比降逐渐发展为倒比降;河口河道中段由顺直型河道逐渐转为弯曲型河道,而下段仍为相对顺直、游荡型河道。当河口河道中段比降减小到一定程度后,此河段开始漫滩、卡冰、出汊。河口台阶的形成揭示了黄河口流路由单股河道逐渐转为出汊的过程,即黄河口流路由“青壮期”逐渐转为“衰亡期”的过程。延长黄河口流路使用年限的途径是:①尽量减少黄河下游输向黄河口的泥沙量;②采取河口挖沙或人工改汊措施,地点宜选在河口河道的中下段。  相似文献   
6.
永定新河河口潮流动力及泥沙特征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永定新河河口1997年潮汐观测资料及河道1990~1997年潮汐观测资料,通过实测资料的整理分析,初步揭示了永定新河河口潮流动力及泥沙特征,为河道的治理规划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利用1:10万TM影像,对广东东部韩江三角洲地区的海岸变迁及河道演变进行了调查研究。划分了不同时期的海岸界线和古河道遗迹,提出韩江三角洲的形成是河流动力和海洋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对研究历史海平面变化及环境演变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宝浪油田侏罗系三工河组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焉耆盆地侏罗系三工河组广泛发育由辫状河进积到湖泊中形成的辫状河三角洲。这种三角洲特征显著不同于其它三角洲,其主体是辫状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宝浪油田含油层段主体为辫状分流河道,以心滩发育为主要特征,是典型的浅水缓坡粗粒辫状河三角洲沉积。  相似文献   
9.
徐士忠 《海河水利》2002,(1):10-11,13
目前,独流域河存在着河口泥沙淤积严重、清淤量不足、排泥场用地紧张等问题。建议在河口治理中,设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制订科学的规划和管理办法,同时要确定稳定的资金来源。  相似文献   
10.
东营三角洲演化特征与岩性圈闭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营三角洲是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段的主要沉积体系之一,为一大型复合三角洲。该三角洲形成的浊积砂体岩性圈闭是东营凹陷沙三段重要的勘探目标,近几年平均每年发现的岩性油藏石油储量超过千万吨。为了给东营三角洲隐蔽油气藏进一步的勘探提供科学依据,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和分析方法,在建立高频层序地层格架的基础上,研究东营三角洲演化过程、古构造坡折发育类型及不同期次三角洲与构造坡折的配置关系,分析这些因素对岩性圈闭形成的重要作用,认为在进积时期推进距离较远(三角洲进积作用大于加积作用)、退积时期湖泛规模较大条件下发育的三角洲朵叶体易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浊积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