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12篇
  免费   1068篇
  国内免费   666篇
电工技术   129篇
综合类   851篇
化学工业   744篇
金属工艺   186篇
机械仪表   343篇
建筑科学   2944篇
矿业工程   8688篇
能源动力   211篇
轻工业   296篇
水利工程   1669篇
石油天然气   269篇
武器工业   69篇
无线电   25篇
一般工业技术   622篇
冶金工业   942篇
原子能技术   29篇
自动化技术   129篇
  2024年   183篇
  2023年   598篇
  2022年   533篇
  2021年   799篇
  2020年   843篇
  2019年   665篇
  2018年   252篇
  2017年   488篇
  2016年   583篇
  2015年   655篇
  2014年   1076篇
  2013年   770篇
  2012年   972篇
  2011年   893篇
  2010年   756篇
  2009年   757篇
  2008年   772篇
  2007年   626篇
  2006年   577篇
  2005年   551篇
  2004年   533篇
  2003年   532篇
  2002年   447篇
  2001年   470篇
  2000年   411篇
  1999年   262篇
  1998年   274篇
  1997年   271篇
  1996年   220篇
  1995年   235篇
  1994年   220篇
  1993年   208篇
  1992年   180篇
  1991年   147篇
  1990年   157篇
  1989年   16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5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6 毫秒
1.
王喆  梁杰  侯腾飞  魏永超 《煤炭学报》2022,(6):2270-2278
煤炭地下气化是煤炭无害化开采技术创新战略方向之一,该技术可以回收老矿井废弃煤炭资源,对传统采煤技术难以开采的煤炭资源进行原位清洁转化。气化过程中燃空区形成带来的结构应力和高温造成的热应力共同作用对岩石造成损伤。以大城勘查区深部煤层为气化对象,得出典型围岩热物性及力学参数随温度变化规律。基于连续损伤力学理论,在平滑Rankine损伤模型的基础上提出高温岩石损伤变量模型,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多物理场耦合软件对深部煤层地下气化过程围岩温度、主应力、损伤变量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5种典型岩石的比热容随温度升高整体呈上升趋势,导热系数随温度升高整体呈下降趋势,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随温度变化规律差别较大。围岩受温度影响范围随气化时间呈指数变化,气化10 d时,温度影响范围仅为3.27 m;气化50 d时,温度影响范围达到5.73 m;气化100 d时,温度影响范围为8.21 m;气化400 d时,温度影响范围达到18.20 m。结合地下气化过程中普遍采用的控制注气点后退气化法,岩石处于高温区的时间在40 d左右,温度场对围岩的影响范围约为4.7 m。燃空区上方及两端均出现损伤...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破碎围岩分别采用锚杆支护、锚喷支护以及锚喷+锚索耦合三种支护方式下的支护效果,进而为破碎围岩巷道选择合理的支护方式提供参考。通过借助FLAC3D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分析不同支护条件下的破碎围岩巷道位移量、应力分布以及塑性区的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采用锚喷+锚索耦合支护时,可以较好的控制巷道围岩的位移量、减小应力集中效应、缩小塑性区的影响范围。  相似文献   
3.
石耀强 《机械管理开发》2021,36(3):20-21,56
为进一步提升综采工作面生产的安全性,对交叉区段采取特殊的支护进行设计,以西铭矿22407工作面为例在分析其地质、水文、煤层等条件的基础上,对其支护现状进行分析,并从改进交叉区段掘进顺序、交叉点形式以及支护参数三个方面实现对交叉区段的特殊支护,并对最终的支护效果进行验证,取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4.
5.
朱少杰 《煤》2020,29(2):76-77,94
以盛泰煤业15201工作面回风巷支护设计为背景,通过运用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对“锚杆+锚索+钢带”联合支护下大断面巷道围岩移近量进行了分析,数值模拟结果顶底板最大移近量为104.1 mm,两帮移近量最大为99.4 mm;现场实测顶底板平均移近量为71.25 mm,两帮平均移近量为89.75 mm,和数值模拟基本吻合。充分说明“锚杆+锚索+钢带”的联合支护设计对保证大断面巷道围岩稳定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7.
8.
针对矿山采空区充填固废的封闭问题,通过理论分析、现场调研等方法,对深井固废多层次封闭技术进行了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固废深井封存包含固废隔离、长期封闭和固废稳定三方面,确保固废深地质处置达到稳定状态,封存年限为20年以上|建立了固废矿山充填多层次封闭技术体系,包括区域封存、表面封闭、充填体封闭和通道封闭4个层次的封闭结构。对试验矿进行了固废矿山充填多层次封闭技术体系的初步设计,为后期封闭工作的实施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