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1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6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23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化工》2021,48(10)
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导致蓝藻水华爆发的次数越来越多,降低了水资源利用的效能,并产生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经济损失,蓝藻水华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综述了蓝藻水华形成原因,蓝藻对生产、生态和生活的危害,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出几种行之有效的蓝藻水华防控技术,以期为蓝藻水华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依据近几年来大沙河水库水质监测和水生态调查的成果资料,通过对大沙河水库水质现状,富营养化程度和蓝藻水华特点的分析评价,总结了大沙河水库蓝藻水华呈现持续爆发,偶尔消退的特点。进一步评估了水华发生风险,分析了水库污染的原因,提出了保护和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快速提取太湖蓝藻水华空间分布信息对于制定相关应急预案有重要意义,构建太湖蓝藻水华遥感监测信息系统可为之提供有力支持。从系统总体结构和系统流程角度介绍系统设计思路,并阐述研发本系统的关键技术。采用系统配置与单体软件模式技术实现菜单驱动的系统架构,并在影像数据自动化预处理基础上,运用蓝藻水华遥感监测模型,实现蓝藻水华空间分布信息自动化提取,使得本系统在太湖蓝藻水华遥感监测的业务化运行中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4.
太湖秋冬季蓝藻水华MODIS卫星遥感监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2007年10~12月长时间序列MODIS卫星遥感影像,在经验模型估算叶绿素a和藻蓝素浓度的基础上,通过阈值分割提取太湖蓝藻水华,实时获取了蓝藻水华及其色素浓度信息。结果表明:10~12月蓝藻主要分布在西部沿岸和湖心区,爆发频率和水华面积均高于北部各湖湾,其中10、11月平均水华面积分别为261.5km2和321.6 km2,12月水华面积明显小于前两个月,平均为163.3 km2。另外,在蓝藻爆发期,叶绿素a和藻蓝素平均含量基本维持在45μg/L和180μg/L的水平,且爆发期内,蓝藻水华的空间分布、覆盖面积、色素浓度在短时间内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环境小卫星可实现中小湖泊蓝藻动态监测,但不同大气校正方法对于相同影像的处理结果有很大差异。研究利用多种大气校正方法对环境小卫星影像进行辐射校正处理,利用多个感兴趣区的全局和局部特征以及多个统计量对处理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其在蓝藻动态监测中的作用。基于多光谱植被指数计算蓝藻生物量的思路,分析了影像经不同大气校正算法处理后,其归一化植被指数的差异性来源及其对蓝藻生物量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蓝藻动态监测的定量描述会因大气校正算法不同而不一致,进而对几种大气校正算法在蓝藻生物量监测和定量分析中所产生的不确定性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各算法的有效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浅水湖泊富营养化机理及控制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体富营养化是目前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科学地预测湖泊中蓝藻水华的暴发,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减少其危害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环境意义.简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对大型浅水湖泊蓝藻水华成因的研究现状,评述了对水华形成机理的一些共识,分析了我国大型浅水湖泊引发蓝藻水华的主要环境因素,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湖泊蓝藻水华暴发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沂河全长574km,流域面积17325km2,主要支流有汶河、蒙河、柳青河、河、涑河等。年径流量为35.1亿m3,河床最宽处1540m。近年来,随着各项水环境保护措施的推行,沂河水质大幅提高。但是污染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短时间难以消除,2002年以来屡发蓝藻水华。现就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富营养化,全球有害蓝藻水华的发生率持续上升,形成水华的蓝藻会释放出多种毒素,微囊藻毒素是有害蓝藻产生的常见毒素,具有肝毒性、肾毒性、神经毒性、生殖毒性等多种毒性,严重威胁人类和生态系统健康。微囊藻毒素在水中非常稳定,难以通过传统水处理工艺去除。因此,寻求经济有效的微囊藻毒素检测和脱除方法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定量检测和去除微囊藻毒素的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并分析总结了这三类方法用于检测和脱除微囊藻毒素的优势与局限性,总结了不同方法脱除微囊藻毒素的机理,重点介绍了绿色高效的光催化降解微囊藻毒素的脱除方法,最后,基于当前的研究结果,对未来微囊藻毒素脱除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解决环境中微囊藻毒素的污染问题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微型机与应用》2019,(4):97-101
针对昆明滇池蓝藻水华污染问题,以满足有关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对滇池蓝藻水华的监测、治理及环境保护需求为前提,设计开发了滇池蓝藻水华监测预警空间信息系统。介绍了系统设计思路、系统体系结构和系统功能,并依托计算机软硬件环境与网络通信平台,基于基础地理数据、卫星遥感数据、地基遥感数据、气象水文数据和蓝藻水华专题数据,利用GIS、遥感监测、物联网、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实现了系统开发,提供蓝藻水华数据地图浏览、综合查询、空间分析、遥感监测、视频监控、应急处置、报告输出等功能,辅助管理人员开展蓝藻水华监测预警工作。  相似文献   
10.
利用超声波和太阳能构建浮游于水体表面的超声波除藻装置,用于去除水体中的藻类,以解决富营养化水体的蓝藻水华问题。因此研究了该装置即时去除和持续性抑藻效果,以及对实际水体的除藻效果。结果表明:浮游式太阳能超声波除藻装置能有效去除与抑制藻类的生长,对常见蓝藻-铜绿微囊藻的最大即时去除率为40%,且能长期抑制藻细胞的分裂增殖速率;超声波除藻装置能有效去除自然水体中的藻类,作用时间越长,除藻效果越好,处理60 min后藻类的去除率可达80%以上。因此,该装置可用于去除富营养化水体的蓝藻,并且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