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6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从水量水质自动监测站的组成结构着手,进行了袁河界河断面水量水质自动监测站设计,对河流断面水位、流量自动采集,水质自动采集、处理、分析以及监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袁河沉积物中氨氮、总氮、总磷和COD(重铬酸钾法)含量的监测,分析袁河底泥污染物的分布规律,并通过同一断面袁河污染物与底泥中相应污染物含量的对比,研究底泥污染物的来源,由此得出除个别断面外,沉积物中污染物含量高的断面河水中的含量相应的也较高。对比袁河与太子河流域可知,袁河流域沉积物污染程度远低于太子河流域。这就为维持袁河河流生态健康,合理利用袁河水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极端天气容易发生短历时强降雨,由于中小河流源短流急、突发性强、成灾快,极易产生破坏性洪水,引发山洪地质灾害和泥石流.本文对袁河流域上游“2020.6.25”短历时特大暴雨洪水进行了频率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水雨情预警预报,加强水库科学调度.通过防洪效益评估,结果表明:水雨情预警预报和水库科学调度能最有效减轻下游防洪压力,减少下游芦溪县城、宜春市及沿岸乡镇财产经济损失,防洪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袁河新余段的水质现状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确定功能区划和保护目标及污染总量控制的重要因素,计算出该河段的环境容量,并提出总量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5.
文依据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对我国赣江袁河的水质状况及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进行了评价,该河流属于清水型河流,是赣江大型支流之一。通过使用综合指标法,对该河流的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对于较为深入了解该河流的水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病找到具体的解决措施,掌握其变化趋势有着重要作用,这为该河流修复生态系统、有效开发和利用水资源,推动该河流的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新余市防洪的重点在袁河,通过对当前袁河防洪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袁河防洪的几个关键因素,探讨袁河防洪对策,得出袁河圩堤要进一步加高加固和江口水库达标运行的观点,同时提出了袁河整治规划治导线、依法防洪和建立洪水预报系统等观点  相似文献   
7.
钱小华 《广东化工》2014,(18):161-163,179
通过优选优化水中CODMn的测定方法与条件,得到了适合本地段水质测定的方法是酸性高锰酸钾法,其适宜的测定条件为:(1)样品处理应在采集后2 h内加入硫酸调pH2,且尽快检测;必要时应保存在0~5℃冷藏,并在48 h内完成测定。(2)KMnO4标准溶液和Na2C2O4标准溶液的浓度应在0.0095~0.0105 mol/L内。(3)应在沸水浴中加热,加热时间应从水浴沸腾时计,并控制为30±1 min。(4)加入(1+3)H2SO4的体积为水样体积的5%。(5)应调控K值为0.85~0.95。(6)滴定时,起滴温度应控制在85±3℃,滴定结束时,滴定体系温度不低于65℃。(7)滴定应在2±0.5 min内完成。(8)用光度滴定或电位滴定法确定终点。从测定结果可知袁河新余市区段水中CODMn值从2002年以来是呈总体逐年向好方向发展,但不同年份、不同取样点和不同季节下所测得的CODMn值绝大多数达不到GB 3838-2002的Ⅱ类水质标准,个别甚至为劣于Ⅴ类的水;文章分析了导致此现状的原因,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