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3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9篇
电工技术   59篇
综合类   45篇
化学工业   531篇
金属工艺   48篇
机械仪表   28篇
建筑科学   34篇
矿业工程   11篇
能源动力   45篇
轻工业   62篇
水利工程   10篇
石油天然气   329篇
无线电   10篇
一般工业技术   43篇
冶金工业   2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
目前渤海油田许多稠油井电潜泵在运转一段时间后,即发生电流异常波动、泵效明显下降的问题,而同时井底流压上升,说明电潜泵发生堵塞。研究发现,电潜泵堵塞主要是吸入口堵塞,其堵塞物主要为聚合物胶团、重烃、碳酸钙(镁)、粘土、腐蚀产物、细粉砂等组成的混合。由于常规酸液和氧化解堵体系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对电潜泵和电缆损害较大,不适用于电潜泵解堵,因此项目组针对电潜泵堵塞物特征,优选出一种低伤害高效电潜泵复合解堵技术,并成功应用于渤海油田,取得良好的解堵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3.
油田采出液混合结垢原因及垢沉积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油田集输管道结样分析、各单井采出水分析等基础试验,分析研究了混合结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的生成速度、的沉积速度等试验,总结了集输管道结规律.  相似文献   
4.
二氧化碳对油田集油管线腐蚀的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油田开采过程中,CO2常作为一种伴生气存在于油田中。干CO2(相对湿度小于60%)对碳钢不构成腐蚀,但CO2易溶于水并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降低水的pH值,增加水的腐蚀性。CO2对钢铁的腐蚀比盐酸严重,使油田管线的寿命大大低于设计寿命。因此,重视油田集油管线中CO2腐蚀的严重性,加强CO2水溶液的腐蚀性的监测和预测,采取预防措施,对于保证油田集油管线的安全运营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5.
氧化铝生产过程结疤溶解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萍 《山西化工》2002,22(4):12-13,24
针对氧化铝生产过程结疤现象。研制出一种新型清洗溶剂,溶率可达95%,清洗效果达到《工业设备化学清洗质量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涠洲11-4油田W11-4D-A1井返吐油基泥浆堵塞油管问题,以渗透剂、乳化剂、分散剂、互溶剂为原料,制备了HYQ-965-Ⅲ解堵剂.考察了不同配方解堵剂中原料间的配伍性和溶效果,研究了最佳配方:渗透剂Ⅰ20%、乳化剂Ⅰ10%、分散剂10%、互溶剂10%、海水50%.将该解堵剂在W11-4D-A1井进行应用,从现场使用情况看,HYQ-965-Ⅲ对油基泥浆、原油具有很好的分散能力,成功解除了油管堵塞,达到预期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临南油田注水系统碳酸钙垢结垢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田注水系统中常见的是CaCO3。通过分析临南油田回注污水水质参数,对地面注水系统中碳酸钙的结趋势进行了理论预测,研究了注水管线沿程水质参数中成离子Ca^2 ,Mg^2 的变化。结果表明,临南油田处理后的回注污水水质稳定,不会产生碳酸钙。  相似文献   
8.
用井下射流技术解决油井结垢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油井结的原因及后果 ,并针对这一问题 ,提出了除系统中采用的两种最新开发的技术 ,一种是由连续油管传送的先进射流组件 ,另一种是采用特殊焊珠的特种磨料。并与传统的除方法进行了对比。同时 ,介绍了由射流工具和焊珠磨料组成的系统 ,采用连续油管传送干涉技术 ,以清除更多不同类型的。发展了爆破系统中大范围除的三种方法 :射流爆破技术 ,清除软 ;爆破技术 ,清除硬 ;桥塞爆破技术 ,清除全堵管道中的  相似文献   
9.
盐家油田油水井结垢原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地层温度65~75℃的盐家油田油水井近井地带、井底、井筒发生严重结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7口油井采出的地层水均为NaCO3型水.矿化度6.4~10g/L,HCO3浓度高(1.6~3.7g/L),Ca^2++Mg^2+浓度较低;1口水源井水及1口水井注入水为CaCl2型水,矿化度32~33g/L,Ca^2++Mg^2+浓度高(3.1~3.8g/L)而HCO3浓度低;采用CaCO3饱和指数法和CaSO4热力学溶解度法预测,在70℃下所有水样均有CaCO3结趋势,除3口油井采出的地层水外,均有CaSO4结趋势。3口油井采出的地层水与水源水在25℃按不同比例混合后,悬浮物含量大幅度上升。在70℃放置7天后再次大幅度上升,烘干的悬浮物易溶于稀盐酸.其主要成分为碳酸盐.说明注入水、地层水不配伍。1口电泵采油井和1口注水井油管样含盐酸可溶物(碳酸盐)超过90%。讨论了碳酸盐、硫酸盐的生成条件:温度、压力及pH值。图1表4参3。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