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74篇
  免费   346篇
  国内免费   613篇
电工技术   20篇
综合类   1248篇
化学工业   3512篇
金属工艺   73篇
机械仪表   107篇
建筑科学   446篇
矿业工程   300篇
能源动力   171篇
轻工业   366篇
水利工程   119篇
石油天然气   15149篇
武器工业   10篇
无线电   113篇
一般工业技术   512篇
冶金工业   50篇
原子能技术   33篇
自动化技术   104篇
  2024年   138篇
  2023年   403篇
  2022年   389篇
  2021年   495篇
  2020年   498篇
  2019年   536篇
  2018年   307篇
  2017年   442篇
  2016年   582篇
  2015年   538篇
  2014年   1360篇
  2013年   1325篇
  2012年   1305篇
  2011年   1161篇
  2010年   1064篇
  2009年   1083篇
  2008年   1147篇
  2007年   1053篇
  2006年   922篇
  2005年   925篇
  2004年   1040篇
  2003年   960篇
  2002年   750篇
  2001年   609篇
  2000年   485篇
  1999年   429篇
  1998年   389篇
  1997年   386篇
  1996年   358篇
  1995年   293篇
  1994年   238篇
  1993年   161篇
  1992年   150篇
  1991年   140篇
  1990年   111篇
  1989年   13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
本文对吉林油田低注入井五参数测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相应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主观赋权法在确定低-超低渗透砂岩油藏水驱采收率影响因素权重时存在主观随意性,客观性较差的问题,本文应用85个低-超低渗透砂岩油藏实际样本,结合大量科研和现场认识筛选了影响水驱采收率的9个重点因素,并根据客观赋权法更客观、精确的计算出低-超低渗透油藏水驱采收率影响因素的具体权重。研究表明低-超低渗透油藏水驱采收率影响因素中,注水开发效果指标影响权重最大,其次为储层物性,流体性质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4.
5.
基于热分析技术确定稀油、普通稠油、特稠油3种油品注空气过程中4个反应阶段的温度区间,阐述不同油品在不同氧化阶段的氧化反应特征,根据动力学模型,采用微分法计算3种油品各反应阶段的氧化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低温阶段,稀油质量损失率最多,放热峰值最高,随着黏度增加,3种油品初始放热点升高,自燃点降低,高温氧化阶段特稠油放热峰为稀油的4.4倍;稠油相对稀油活化能整体偏高,低温氧化阶段活化能随着原油黏度增加而增加,高温氧化阶段活化能随着稠油黏度增加而减小;不同类型油藏可选择不同的注空气开发方式:轻质油藏低温氧化反应比高温燃烧更明显,推荐采用稀油注空气提高采收率,随着黏度增加,稠油油藏高温下放热峰值增加,更适合火驱开采实现高温氧化。  相似文献   
6.
咸红伟 《石油沥青》2015,29(1):58-60
结合广珠西高速路面超薄磨耗层的具体应用,论述了超薄磨耗层对原材料技术要求、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和施工关键技术控制等。  相似文献   
7.
《录井工程》2015,(2):15
<正>2015年6月16日,冀东油田南馒41-斜4595井顺利实施了压裂施工.标志着冀东油田南堡四号人工岛开始整体压裂作业。该井是一口注水井.根据南堡4-l区中深层压裂部署意见.为提高这个区块沙河街组沙一段油藏水驱动用程度。对这口井96号层进行笼统压裂改造.压裂后笼统注水。该井压裂共挤入压裂液  相似文献   
8.
针对低渗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对储层微裂缝简单调驱后,注入水易沿高渗条带发生绕流造成开发效果严重受限的问题,评价了泡沫体系起泡、稳泡性能和一种改性淀粉凝胶成胶性能,开展了泡沫微观调驱和裂缝性低渗岩心复合体系协同驱油实验,并利用径向流模型模拟油藏实际井网对复合体系协同驱油适应性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起泡剂和稳泡剂最佳质量分数分别为0.5%和0.1%,改性淀粉凝胶体系成胶后具有较高强度和突破压力;注入泡沫体系后水驱,小孔隙微观驱油效果较前期水驱提高14.21%,其在渗透率级差约为30时具有更好的调剖性能;裂缝性低渗油藏水驱过程中,采用改性淀粉凝胶联合泡沫协同驱油效果最佳,其较注入单一改性淀粉凝胶或泡沫体系后水驱采收率可分别提高22.17%和46.07%,且径向流模型验证实验表明该协同驱油方法在裂缝性低渗油藏的适应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