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7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97篇
综合类   40篇
化学工业   40篇
金属工艺   4篇
建筑科学   12篇
矿业工程   31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8篇
石油天然气   680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由于陆相页岩控制因素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使得页岩岩相的精细识别及预测具有一定的难度,同时,页岩岩相发育的控制因素也一直没有明确。通过近年来对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泥页岩岩相及控制因素的持续研究,总结了不同级次等时地层格架下陆相页岩岩相多尺度精细识别标志与发育特征,提出了2种尺度的控制因素。岩相可分为层耦、层耦组、岩相域和岩相层序4个尺度,其中层耦受古生产力、季风、氧化—还原条件联合控制,层耦组—岩相域—岩相层序受物源、气候、构造联合控制,多种因素叠合造就了陆相页岩岩相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研究成果对于系统刻画中国陆相页岩岩相特征、深入理解不同尺度岩相形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沙雅隆起存在海相、陆相两大天然气系统.海相天然气系统气源岩主要为海相的寒武-奥陶系,具有3套成气组合,有效成藏期为海西晚期、印支-燕山期及喜马拉雅期.陆相天然气系统气源岩主要为库车坳陷三叠-侏罗系浅湖-半深湖相的暗色泥岩及沼泽相的煤系地层,具有2套成气组合,成气高峰期应在喜马拉雅晚期.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隐蔽油气藏的分类,介绍了陆相层序地层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坡折带与隐蔽油气藏的密切关系,提出了陆相含油气盆地隐蔽油气藏的识别思路。实践证明:与坡折带有关的低位域砂体是良好的隐蔽油气藏的储集体。  相似文献   
4.
成岩阶段油气的形成与多阶连续的天然气成因新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机质在沉积成岩演化过程中,受不同外生营力作用,在不同阶段可以形成具有不同地球化学性质的油气。生物-热催化过渡带气和未成熟低成熟油的存在,使各阶段形成的油气构成相互衔接,连续过渡的模式(徐永昌等 , 1993)。同时,现代的研究成果使人们对干酪根晚期成油理论提出新的看法,这一理论应该完善。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二连盆地赛汉塔拉凹陷中洼槽陡坡带的含鲕粒块状细砂岩从岩性特征、沉积结构及构造特征、粒度特征、测井曲线特征、地震反射特征以及对其形成机理的分析,认为赛83x含油砂岩体为在半深湖一深湖环境形成的滑塌浊积扇沉积.这种类型的滑塌浊积扇具备分选、磨圆度、物性较好等条件,尤其是此类砂岩体往往被形成于深湖一半深湖相还原环境的深灰色、灰黑色泥岩--成熟烃源岩所包围,易形成岩性圈闭,有利于油气的运移和聚集成藏,是断陷湖盆陡坡带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6.
松辽湖盆大型河流—三角洲沉积的层理类型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相似文献   
7.
中国陆相原油长距离运移的一个实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标志化合物研究表明,在我国南海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上发现的L油田原油与隆起边缘及周围凹陷中的大多数原油成熟度相近,都含有异常丰富的4-甲基-C30甾烷,萜烷的分布模式也极为相似,证明二者同源,均源自凹陷中的始新统文昌组湖相生油岩,L油田原油的运移参数远远大于隆起边缘所发现的原油,饱和烃和芳烃的碳同位素值也表现了偏轻的特点,这些地化特征是L油田原油经历了长距离运移的证据;东沙隆起是长时期的古隆起、隆起周围基底断裂发育、隆起之上高孔隙海相砂岩、生物礁灰岩广布,其上又有厚层稳定的区域盖层,这种特定的地质条件促使凹陷中生成的原油得以长距离运移并大规模聚集在盆地的最高部位,形成储量可观的L大油田.  相似文献   
8.
黔西地区是一个海相、海陆交互相和陆相二叠系一三叠系剖面发育良好的地区,是研究海、陆相二叠系一三叠系界线及对比的理想地区。近几年来不少学者在该地区开展了陆相二叠系一三叠系界线综合地层学研究,在界线附近发现了多层粘土岩,并可与华南海相二叠系一三叠系界线粘土岩进行对  相似文献   
9.
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实际工作总结,提出陆相盆地隐蔽油气藏勘探必须在层序地层学综合研究的框架下统一运用各种相关的地质与地震技术,认为隐蔽油气藏的目标预测和评价可分为工区选择、目标层段确定、圈闭预测及含油气性评价等步骤,并讨论了各阶段的地质-地震综合研究方法,分析了该方法在金湖凹陷戴南组隐蔽油气藏勘探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陆相断陷湖盆中层序边界是由于沉积物表面高出沉积基准面或盆地基准面、沉积物发生剥蚀或无沉积作用所形成的,其产生机理主要有边界断层停止活动、断块翘倾活动、湖盆整体抬升和湖平面下降。层序边界在地震特征上、测井曲线上、钻井剖面中的岩性、岩相特征、古生物组合、微量元素的变化上均有明显的特征。利用这些特征,在济阳坳陷下第三系中识别出9个三级层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