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13篇
综合类   14篇
化学工业   43篇
金属工艺   9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6篇
矿业工程   8篇
能源动力   45篇
轻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12篇
武器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冶金工业   7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十年来,天铁集团炼铁厂通过改善原燃料条件;优化炉料结构,提高入炉品位;采用提高炉顶压力、富氧喷煤、低硅冶炼、炉顶气象系统等多项先进技术,使高炉各项经济技术指标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2.
高温空气无油点火技术对贫油的我国来说是一种较好的弥补,而我国火力发电又以劣质煤为主,导致高温空气点火时会使煤粉着火不稳定。如果采用高温富氧点火会很好的弥补这一缺点。本文采用Fluent对富氧直接点火燃烧器内部的多种运行工况进行数值计算,对空气气氛及富氧气氛时的温度场、不同的一次风量、热风流量、热风温度等参数对煤粉着火过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其它边界条件相同情况下富氧气氛的温度场比空气气氛高出许多;富氧气氛下的燃烧器出口区域的一氧化碳含量比空气气氛下低,煤粉能在富氧气氛下更充分燃烧;煤粉的着火距离随着热风流量的增加先缩短后延长;初始热风温度对燃烧温度场的影响是随着热风温度的增加,着火距离缩短、燃烧温度提高;一次风温度的提高有效缩短着火距离。研究结果对煤粉富氧无油直接点火的优化运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膜法富氧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介绍了作者在膜法富氧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将膜法与其他制氧方法进行了比较,最后讨论了膜法富氧技术目前的有关应用,着重研究了膜法富氧在有色金属冶炼,硅酸盐窑炉,化铁炉,加热炉,医疗保健和柴油机增氧等方面的典型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富氧燃烧技术在陶瓷窑炉中的实际传热现象,以液化气为燃料在富氧燃烧试验台上进行富氧试验。研究不同富氧燃烧条件下,烟气的组成和辐射率、烟气热损失及燃料消耗量的变化,结合火焰空间系统零维传热数学模型,分析富氧燃烧对传热过程及节能效果的影响,探讨提高空间传热效率、降低能量损失的有效途径,为富氧技术在陶瓷窑炉中的实际利用提供可靠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富氧燃烧过程中,随着氧浓度的增加,烟气量的减少,烟气中的CO2和H2O体积浓度增大,烟气发射率增大,尤其是当氧浓度达到24%~30%时迅速增加,辐射换热能力增强;换热空间的传热能力明显增强,有利于热利用效率的提高;烟气所造成的热损失减少,热利用率得到提高;在维持一定窑炉温度时,燃烧消耗量下降,相对节能效果在氧浓度偏高的状态下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膜法富氧局部助燃技术在冶金工业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法富氧局部增氧助燃技术在冶金工业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为此,阐述了富氧用于冶金的节能依据,富氧技术在冶金中的应用和发展,并对其现状与未来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高溶性工业氧化钼的生产研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从。MoO2氧化动力学过程及热力学过程入手,对MoO2氧化成MoO3可能性及各种参数分析,对生产炉窑的选型作了分析论证,制定了高溶性工业氧化钼的生产工艺并选取了采用电磁感应加热式密闭、富氧回转窑作为高溶性工业氧化钼生产设备。经过工业试验选取了最佳生产工艺条件及各项参数。  相似文献   
7.
《动力工程》2012,32(1)
为了降低富氧燃烧发电机组的制氧电耗,通过综合考虑峰谷发电的日需氧量及峰谷电价,提出了制氧设备的设计出力满足机组发电的日总供氧量与制氧设备设计出力满足机组额定发电的2种方案及3种不同的供电方式.以600 MW富氧燃烧发电机组为对象,综合考虑设备投资成本与运行成本,基于对有关参数的合理估计,分别计算得到了6种情况下的制氧成本.结果表明:通过优化配置,制氧设备的电耗可降低2.1%,富氧燃烧发电机组的净效率可提高0.8%,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简要介绍了旋浮熔炼+旋浮吹炼与富氧侧吹熔炼+多枪顶吹连续吹炼工艺流程,通过对比分析这两种工艺的生产技术指标、造渣熔剂消耗、冶炼能耗和杂质元素适应性,阐明了它们各自的工艺特点,为我国后续新建或升级改造铜冶炼项目的工艺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铅的富氧熔池熔炼中,高铅渣适宜的熔化温度和黏度对熔炼过程的顺行与高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PbO-FeO-CaO-SiO_2-ZnO五元渣系为研究对象,采用灰熔点测定仪测定炉渣熔化温度,采用内圆柱体旋转式快速高温黏度仪测定炉渣黏度,分别探讨了Fe/SiO_2(质量比)(0.9~1.3)、CaO/SiO_2(质量比)(0.4~0.8)及ZnO含量(5%~11%)对炉渣熔化温度和黏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Fe/SiO_2增加,炉渣的熔化温度和黏度都呈降低趋势,适宜的Fe/SiO_2值为1~1.1;炉渣的熔化温度随CaO的增加有所提高,而黏度随着CaO含量的增加而降低,适宜的CaO/SiO_2值为0.6;炉渣的熔化温度和黏度都随ZnO的增加而升高,在富氧熔池熔炼的操作温度内应保持ZnO含量低于7%。  相似文献   
10.
通过自行研制的煤炭地下气化模拟试验系统,采用富氧空气/水蒸气两阶段气化工艺,完成了鹤壁煤的地下气化模型试验。文章就试验不同阶段的煤气组成、热值变化和气化过程的稳定性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如下:鹤壁煤地下气化水煤气平均热值达11.85 MJ/m3,空气煤气热值为4—6 MJ/m3,水煤气中氢气最高体积分数超过80%,相应的煤气热值达到12.91 MJ/m3;适当增大鼓风量有利于高温温度场的快速建立与恢复,试验条件下,最佳鼓风量为20 m3/h,最佳蒸汽流量为0.26 m3/h。试验为煤炭地下气化制氢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