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0篇
  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10篇
综合类   38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3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5篇
武器工业   24篇
无线电   718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4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信技术》2006,(4):89-89
夏普新发布了一款型号为LC-20EX1-S的20英寸AOUOS液晶电视,其最大的特点是超省电,这款液晶电视采用了夏普公司专利技术制造的20英寸型宽屏ASV液晶板,机体内置有接收地上/广播卫星/110度通信卫星三种数字信号的数码协调器。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国内外卫星通信的最新发展作了详尽论述;并综合概括了未来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最后,对卫星通信市场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3.
2006年,全球卫星产业取得了重大发展。2006年仍沿袭近几年来产业合并的趋势,完成了国际通信卫星公司(Intelsat)与泛美公司的合并,波音公司也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组建美国联合发射联盟。2007年,整个卫星产业还将继续这种合并趋势,以便更好地迎接机遇和挑战。美国《卫星新闻网站》归纳出2006年全球卫星产业的八大事件,它们分别是:  相似文献   
4.
我国独资和中外合资经营卫星的公司有4家,内地2家,香港2家。4家公司现有8颗通信卫星在轨运行提供业务,这些卫星是亚星-2、亚星-3S,亚星-4、亚太-v、亚太-1A、亚太-2R,中卫-1和鑫诺-1。以上卫星共有329个转发器单元。其中C频段218个,Ku频段111个。上述卫星覆盖了中国本土及其周边国家以及亚太等部分地区。据初步统计8颗卫星的转发器出租率为40%左右。此外,为开展国际业务需要,有关单位还租用了国外多颗通信卫星的转发器,有国际通信卫星、泛美通信卫星、银河-3R及热鸟-3通信卫星。  相似文献   
5.
三、欧洲注重军用 欧洲航天在2007年有几个亮点,比如发射了英国天网-5新型军用通信卫星、意大利首颗军民两用雷达卫星和欧洲航天局哥伦布号实验舱等。  相似文献   
6.
科技动态     
《广播电视信息》2004,(7):13-14
  相似文献   
7.
卫星通信是指地球上(包括地面、水面和低层大气中)的无线电通信站之间利用人造卫星作中继站而进行的通信。早在1945年10月,英国空军雷达上尉军官阿瑟·克拉克在《无线电世界》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地球外的中继站》一文,最先对利用静止轨道卫星(也称同步轨道卫星)进行通信提出了科学设想。他在文中指出:由于地球是一个圆球,相距50千米以外的无线电通信站,采用频率很高的无线电波(微波)作直线传播时,电波将为地球表面所遮挡;如果在地球外围空间放置一个中继站,则在此中继站所覆盖的地球表面上的任何两个无线电通信站之间均可以其…  相似文献   
8.
赵艳 《通信世界》2002,(2):15-17
2000年6月,国务院批复同意以中广卫等5家相关企业为基础组建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卫通)。直到2001年12月19日,中国卫通才正式挂牌成立。这是继中国电信业再次重组后的又一大中国基础电信运营商。中国卫通怎样诞生,怎样在国内开展业务,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市场机制,怎样打造通信领域天地一体化……  相似文献   
9.
为了拯救那些因为没有燃料、技术故障或设计寿命到期的卫星能起死回生。人类一直在研究拯救卫星的计划。近年来,欧美国家的多套太空拯救计划出台,给卫星带来了福音。轨道快车、轨道康复者的太空技术,不仅对卫星有重大的意义,对人类太空活动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