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42篇
  免费   906篇
  国内免费   327篇
电工技术   649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665篇
化学工业   5941篇
金属工艺   469篇
机械仪表   570篇
建筑科学   1053篇
矿业工程   448篇
能源动力   1427篇
轻工业   1239篇
水利工程   138篇
石油天然气   2176篇
武器工业   38篇
无线电   68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62篇
冶金工业   611篇
原子能技术   120篇
自动化技术   283篇
  2024年   112篇
  2023年   467篇
  2022年   441篇
  2021年   473篇
  2020年   393篇
  2019年   436篇
  2018年   183篇
  2017年   258篇
  2016年   309篇
  2015年   390篇
  2014年   974篇
  2013年   801篇
  2012年   929篇
  2011年   1039篇
  2010年   1066篇
  2009年   976篇
  2008年   1054篇
  2007年   719篇
  2006年   595篇
  2005年   512篇
  2004年   585篇
  2003年   551篇
  2002年   467篇
  2001年   524篇
  2000年   451篇
  1999年   374篇
  1998年   321篇
  1997年   347篇
  1996年   323篇
  1995年   301篇
  1994年   256篇
  1993年   244篇
  1992年   230篇
  1991年   231篇
  1990年   144篇
  1989年   172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1年   6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欧洲碳排放发展的情况,并简要概述了中国铝行业碳排放现状、实行碳排放的必要性及对国家整体目标达成的重要性,最后对铝行业节能减排提出了几点思考。近年来,中国应对全球气候问题成果显著,2018年全国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5.8%,提前达到了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预定目标。近期,中国再次承诺到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相似文献   
2.
3.
针对苯乙烯装卸车及罐区产生的苯乙烯废气浓度高、流量变化大、间断发生的特点,开发了冷凝+氧化的组合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在氧化温度T4~T5℃、气液体积比为V3∶1条件下,当苯乙烯废气浓度在3 000 mg/m~3以下时,采用KMnO_4氧化法处理;当苯乙烯废气浓度3 000 mg/m~3以上时,采用冷凝+氧化的组合工艺,两者皆可实现苯乙烯废气的环保达标排放。采用KMnO_4氧化法处理丁苯橡胶装置产生的浓度约1 000 mg/m~3的苯乙烯废气,其工业运行结果表明:出口苯乙烯浓度降至10 mg/m~3左右。  相似文献   
4.
对水性涂料的废渣、废水、废气的产生、处理方法及回收利用技术进行了分析,指出应根据产生的废物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针对我国现代工业化工行业发展,所产生的新型化工技术应用,促进我国化工生产效率的提升。工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污染物的产生,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化工排放污染物,温室效应问题会更加严重。本文对绿色化工技术在精细化工中的有效应用进行研究,降低工业废气污染物排放量,维护生态环境平衡。  相似文献   
6.
7.
随着科技飞速发展,化石能源的消耗大幅攀升,石化行业废气污染问题日益突显,加大节能减排工作的力度势在必行。某储运装置区在油品储存环节中产生的储罐大小呼吸以及液体装卸环节的无组织排放,造成的油品挥发损失高达916.53 t/a,在严重影响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存在着苯类等有毒气体扩散的风险。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活性炭吸附回收工艺对芳香烃类油气的处理效果无法满足国家排放新标准≤20 mg/m~3要求。对此提出新的论点,拟在活性炭吸附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冷凝技术,可极大地提高挥发油品的回收率,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保证了VOCS排放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8.
成功合成了2种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并探究其在CO2电催化还原反应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二维ZIF-L催化剂的CO2电催化还原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显著高于ZIF-7。在-1.3 V(vs.RHE)时,CO法拉第效率可达78.5%,是相同电势下ZIF-7的近2倍;CO的电流密度为16.8 mA/cm2,高于文献中报道的Zn基MOFs上CO的电流密度值。二维ZIF-L催化剂独特的孔腔结构有利于CO2的吸附,从而有效催化CO2电还原。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8000Nm~3/h制氮装置的工艺流程以及分子筛纯化器的工作原理。描述了8000Nm~3/h制氮装置分子筛纯化系统在更换分子筛后,出口空气中CO_2含量超标的现象,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措施。措施实施后,解决了CO_2含量超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应用化工》2019,(11):2533-2537
制备了具有高CO_2吸附性能的TEPA/MCM-41固体胺吸附剂,并采用N_2物理吸脱附、XRD、FTIR、EA、TG-DSC等方法对其进行系统表征。采用重量法测试了吸附剂的吸附与循环稳定性能。结果表明,吸附温度为75℃,CO_2/N_2(体积比12%/88%)的气氛条件下,60%TEPA/MCM-41的吸附量最高为123.24 mg/g,经5次循环吸脱附后,CO_2吸附量降低约7.8%。同时借助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对吸附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对吸附剂的设计与反应器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