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662篇
  免费   21507篇
  国内免费   18298篇
电工技术   18263篇
技术理论   18篇
综合类   25474篇
化学工业   9303篇
金属工艺   6296篇
机械仪表   18589篇
建筑科学   21706篇
矿业工程   7761篇
能源动力   5557篇
轻工业   8583篇
水利工程   13219篇
石油天然气   8892篇
武器工业   3371篇
无线电   2258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044篇
冶金工业   4615篇
原子能技术   1870篇
自动化技术   55326篇
  2024年   2494篇
  2023年   7940篇
  2022年   7747篇
  2021年   8926篇
  2020年   8693篇
  2019年   9736篇
  2018年   4862篇
  2017年   6629篇
  2016年   7673篇
  2015年   8889篇
  2014年   13697篇
  2013年   11339篇
  2012年   13141篇
  2011年   13289篇
  2010年   12355篇
  2009年   12628篇
  2008年   14159篇
  2007年   13894篇
  2006年   9983篇
  2005年   9065篇
  2004年   7677篇
  2003年   7031篇
  2002年   5453篇
  2001年   4439篇
  2000年   3759篇
  1999年   2947篇
  1998年   2514篇
  1997年   2238篇
  1996年   2002篇
  1995年   1636篇
  1994年   1358篇
  1993年   1126篇
  1992年   1065篇
  1991年   931篇
  1990年   875篇
  1989年   854篇
  1988年   150篇
  1987年   74篇
  1986年   61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1篇
  1973年   1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1篇
  195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摘 要:核心网业务模型的建立是5G网络容量规划和网络建设的基础,通过现有方法得到的理论业务模型是静态不可变的且与实际网络存在偏离。为了克服现有5G核心网业务模型与现网模型适配性较差以及规划设备无法满足用户实际业务需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网络与卷积LSTM (convolution LSTM,ConvLSTM)网络双通道融合的 5G 核心网业务模型预测方法。该方法基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以实现高质量的核心网业务模型的智能预测,形成数据反馈闭环,实现网络自优化调整,助力网络智能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以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辅助的无线携能通信(simultaneous wireless information and power transfer,SWIPT)系统为背景,研究了该系统中基于能效优先的多天线发送端有源波束成形与IRS无源波束成形联合设计与优化方法。以最大化接收端的最小能效为优化目标,构造在发送端功率、接收端能量阈值、IRS相移等多约束下的非线性优化问题,用交替方向乘子法(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ADMM)求解。采用Dinkelbach算法转化目标函数,通过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和半定松弛(semi-definite relaxation,SDR)得到发送端有源波束成形向量。采用SDR得到IRS相移矩阵与反射波束成形向量。结果表明,该系统显著降低了系统能量收集(energy harvesting,EH)接收端的能量阈值。当系统总电路功耗为?15 dBm时,所提方案的用户能效为300 KB/J。当IRS反射阵源数与发送天线数均为最大值时,系统可达最大能效。  相似文献   
3.
瞿中  谢钇 《计算机科学》2021,48(4):187-191
针对现有的混凝土裂缝检测算法在各种复杂环境中检测精度不够、鲁棒性不强的问题,根据深度学习理论和U-net模型,提出一种全U型网络的裂缝检测算法。首先,依照原U-net模型路线构建网络;然后,在每个池化层后都进行一次上采样,恢复其在池化层之前的特征图规格,并将其与池化之前的卷积层进行融合,将融合之后的特征图作为新的融合层与原U-net网络上采样之后的网络层进行融合;最后,为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在测试集中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平均精确率可达到83.48%,召回率为85.08%,F1为84.11%,相较于原U-net分别提升了1.48%,4.68%和3.29%,在复杂环境中也能提取完整裂缝,保证了裂缝检测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4.
王晓云  邓伟  张龙  苏鑫  赵世卓 《电信科学》2022,38(11):11-23
大气波导干扰是特定气象条件下发生的时分双工(time-division duplex,TDD)系统内干扰,是TDD移动通信系统大规模组网面临的顽疾。在总结分析大气波导干扰成因和分类等的基础上,对大气波导干扰进行建模和表征,验证了海量干扰源在时域和频域的功率集总特征,并结合大量4G/5G现网实测数据给出了典型条件下内陆波导和海面波导的量化干扰信号传播模型,对于干扰的预测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干扰特征,给出了TDD系统预防大气波导干扰的帧结构与组网的4项设计原则,5G现网数据表明干扰控制方案有效,上行干扰下降10 dB以上,相关原则对于6G系统的设计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针对煤矸石粉替代率50%、聚酯纤维掺量0.4%的沥青混合料,开展盐冻耦合作用(NaCl溶液质量分数为0%、7.0%、13.0%、26.5%,冻融循环次数为0、2、4、6、8)下的半圆弯曲(SCB)试验,分析了盐冻耦合作用对SCB试件内部损伤劣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溶液质量分数为13.0%、冻融循环为8次时,盐冻耦合作用对沥青混合料的侵蚀破坏作用最强,试件内部损伤最严重;在煤矸石粉与矿粉质量比为1∶1、聚酯纤维掺量为0.4%的条件下,沥青混合料能够形成高黏性、致密、厚实的沥青膜以及由纤维形成的三维网状结构,从而显著降低盐冻侵蚀对沥青混合料的损伤.通过Poly2D模型对SCB试件的极限拉应力损伤量进行拟合,拟合系数为0.944.  相似文献   
6.
2020年12月28日晚,北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气温低至零下30多摄氏度。中石化地球物理公司胜利分公司SGC2105队放炮队员朱文亮和郭谋子正快速穿行着,进行放炮生产。随着气温的降低,项目上的100多台施工车从0号柴油逐渐换到了-35号,并且加上了低密度的润滑油。即便这样,晚上每隔3小时就要发动半小时,否则早上出工就打不着火了。  相似文献   
7.
现阐述数字高程模型的基本理论、数据来源、内插原理、显示方式,以及建立DEM的方法,并以CASS软件为基础平台,将原始数据分为建模数据和检验数据,使用CASS中的建模方法建立DEM模型,并使用验证数据对等高线建立方法进行了精度比较。  相似文献   
8.
围绕人工智能与智慧海洋建设这条主线,论述人工智能、智慧海洋的概念,列举当前较为成熟的人工智能与海洋科技在海洋观测方面融合的切入点,初步展现一种海洋技术与装备智能化的发展路径,提出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向智慧海洋建设赋能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互联网协议第6版(IPv6)规模部署全面实施的背景下,提出了IPv6+网络创新体系的发展目标,厘清了其概念的内涵与外沿,形成关键技术规划布局,并据此构建面向2030年的IPv6+网络创新体系发展路径。研究表明,中国应布局网络编程、网络层切片、网络确定性、网络随路测量、新型组播、网络自治以及可信安全等关键技术研究,推动核心设备、系统以及解决方案研发来引导产业发展,实施面向基础电信网络、行业信息网络的试点示范,加快IPv6+国家/国际标准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杨婉雨  尹铫  李超  白国锋 《声学技术》2022,41(2):186-192
针对提高水声材料设计中动态参数输入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复杨氏模量及泊松比准确测试方法。对于复杨氏模量测试,通过将Williams-Landel-Ferry(WLF)方程引入到Havriliak-Negami(H-N)模型中,采用信赖域反射算法对未知参数进行拟合得到材料参数宽频域主曲线。对于泊松比测试,根据同一材料不同形状因子表观杨氏模量之比与泊松比存在唯一量化关系的特性,仅通过两种不同形状因子试样的准静态有限元模拟,获得表观杨氏模量比值与泊松比量化曲线。因此,根据橡胶样品表观杨氏模量测试结果,可以直接利用局部加权回归获得其泊松比。最后,将前述材料制成直径为55 mm、厚度为50 mm的声管样品,放置在水声管中进行吸声系数测试。同时,把橡胶的复杨氏模量和泊松比的测量结果输入到水-橡胶-水分层介质模型中进行吸声系数计算。结果表明两者吻合,验证了上述测试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