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23篇
化学工业   25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3篇
轻工业   5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1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胆甾相液晶的光学特性   总被引:15,自引:8,他引:7  
基于胆甾相液晶的特殊分子结构,综合阐述了胆甾相液晶的旋光性、选择性光散射和偏振光二色性等光学特性,揭示了它的光学特性主要源于它螺旋状的分子结构及其光学各相异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螺旋理论推断的天然樟脑构型,与用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得出的结果完全一致。该理论同样可用于推断与樟脑结构类似的一些化合物的构型。  相似文献   
3.
运用螺旋理论分析了几个化合物的构型及其旋光性关系,解释了Mills规则,结果表明:螺旋理论与Mills规则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4.
5.
螺旋结构和旋光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君玉英 《燕山油化》1990,(2):114-119,85
  相似文献   
6.
洪哲  姜健 《皮革化工》2001,18(2):36-39
从1,1‘-联萘酚出发,合成得到了亲型旋光性和非放光性甲基丙烯酸酯聚合单体,并在AIBN的自由基引发作用下聚合得到了具有主链螺旋结构的新型旋光性聚合物。  相似文献   
7.
采用二步法,以旋光性联萘二酚(BINOL)、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及聚乙二醇(PEG)为主要原料,合成了新型的含联萘基团和PEG柔性链段的旋光性聚(氨酯-聚乙二醇)(BPU-PEG)。应用红外光谱(IR)、圆二色谱(CD)、热重分析(TGA)及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对BPU-PEG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预聚时间为5h,反应温度为100℃,采用"先加BINOL、后加PEG"加料方式,(R)BPU-PEG与(S)BPU-PEG的旋光度最大值分别为+20°、-15.2°;热分解温度分别为247.8℃、246.1℃;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为282.9℃、285.5℃;二者的圆二色谱图呈现较好的镜像对称性。研究结果表明BPU-PEG具有较高的旋光能力、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水热法生长的硅酸铋晶体光学电压传感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一种基于水热法生长的硅酸铋(BSO,Bi12SiO20)晶体型光学电压传感器,其电压传感单元主要包括一块BSO晶体和两个偏振器,不需要附加1/4波片。实验结果表明,所用BSO晶体样品具有显著的线性电光效应,可以用于测量交流电压;通过合理利用BSO晶体自身自然旋光性,可以使其电压单调及线性测量范围均大于以往基于无自然旋光性晶体的电压传感器。实验所用BSO晶体的自然旋光角度约为132°。实验数据表明,在电光相位延迟的峰-峰值为2π范围以内,传感器输出电压仍然能够随被测电压单调地变化。在被测工频电压有效值为108~1300V范围内,实验测量了传感器输出电压随被测电压变化的非线性响应特性;在利用应力双折射产生的相位延迟提供光学偏置的条件下,在一定电压范围内,可以实现工频交流电压的线性测量,相应的电压测量灵敏度约为0.027 6mV/V,非线性误差小于3.1%。  相似文献   
9.
王国祥  刘朋生 《石油化工》2004,33(8):722-725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和正戊醇为复合乳化剂,配置了含有N-马来酰基-L-丙氨酸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水包油(O/W)型微乳液。用过硫酸钾引发该体系进行微乳液共聚。用元素分析法确定了共聚物中氮含量与单体组成之间的关系,进而计算出N-马来酰基-L-丙氨酸的竞聚率r1=0.107、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竞聚率r2=2.20;并计算出N-马来酰参-L-丙氨酸单体活性值Q1=0.54、单体极性值e1=1.6。研究了引发剂的用量、反应温度对共聚反应的影响以及单体配比对共聚速率的影响。讨论了单体组成、温度、序列长度等对共聚物旋光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深入研究了一系新型的三元共聚物合成,包括两个给电子单体,即单茅醇(旋光性)和苯乙烯,一个接受电子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用BPO为自由基引发剂,二甲苯为溶剂,在80℃下反应2h.该体系符合理想动力学特征,总活性自由能为33KJ/mol,用H-NMR分析了三元共聚物的结构,7-8δ的峰为苯基质子峰,3.4-4δ的峰为含甲氧基质子峰,7-7.5δ为乙醇基质子峰,此外,用FTIR光谱分析,在波长2900cm^-1,1750cm^-1和3400cm^-1分别是苯基,甲氧基,和乙醇基的峰,进入共聚物组分的单体通过Kelen-Tudos方法确定,反应比率的值为r1(MMA)=0.9,r2(苯乙烯+香茅醇)=0.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