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6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16篇
电工技术   8篇
综合类   88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28篇
矿业工程   11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6篇
武器工业   15篇
无线电   63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8篇
自动化技术   4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GPS电离层层析技术探测电离层已经有了数十年的发展,特别在电离层暴时有着独特的优势.文章基于一种多分辨率层析算法,并结合美国东西部地区部分GPS地面数据对2015年3月16日-17日出现的电离层暴进行重构.首先,借助独立的测高仪数据验证多分辨率层析技术对电子密度反演的精度结果,同时也证实了电离层暴时多分辨率层析算法的适用性.其次,通过对美国东部地区2015年3月17日磁扰动最强烈时段的电离层重构,检验由磁暴引起的大尺度电离层行扰(large-scale travelling ionospheric disturbance,LSTID)的存在,并利用总电子含量(total electron content,TEC)数据分析此次电离层行扰的水平特征.同时,通过与非相干散射雷达(incoherent scatter radar,ISR)观测值的对比,借助反演得到的电子密度剖面信息讨论电离层行扰在垂向上的特征.结果表明:此次LSTID的波长为1 200 km左右,周期为50~60 min,以350~400 m/s的波速向西南方向传播,并且电离层行扰(travelling ionospheric disturbance,TID)的垂向电子密度具有较可靠的精度.  相似文献   
2.
吴迪  王瑞 《电波科学学报》2019,34(5):655-662
利用2007-2013年的COSMIC掩星数据,分析了E区与F区电离层闪烁的变化特征.发现用闪烁出现频次、闪烁发生率以及闪烁强度来表征的电离层闪烁出现规律比较相似.E区电离层闪烁在夏季半球的中纬地区最强,其次是春秋季的低纬地区和冬季半球.就经度分布来说,春秋季E区电离层闪烁呈四波结构.对F区电离层闪烁来说:南美-大西洋扇区在12月至点最为显著;非洲和太平洋扇区在6月至点最为显著;大西洋扇区在春秋分季最为显著.极区也出现中等强度的闪烁,尤其在南半球的90°E~180°E扇区较为显著.高纬E区电离层闪烁强度随太阳活动的增强而增强,而低纬和南半球的中纬E区闪烁随太阳活动的增强而减弱.高纬和低纬F区闪烁随太阳活动的增强而增强,而中纬F区电离层闪烁对太阳活动无显著依赖关系.对于赤道区来说,北半球60°W~60°E经度区闪烁强度随太阳活动的变化最为显著,其次是南半球60°E~210°E附近;而对于高纬地区来说,F区闪烁强度随太阳活动的变化最为显著的区域在南半球60°E~210°E附近.  相似文献   
3.
电离层时域探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给出了各向同性分层半空间等离子体对时域电磁脉冲后向散射的有关公式,得出了反抛物层时域响应的解析表达式,并利用时频分析方法演出了电子密度分布。  相似文献   
4.
在理想化的均匀球面通过进一步地与具有突变边界的均匀各向同性同心球面电离层条件下的LF天波全波解的基础上,考虑由海陆之差引起的地面导电率的变化、大气和低电离层的不均匀性以及由地磁场引起的各向异性特性等因素的影响,推导出了较严格预测实际地与低电离层条件下场强与传播相延精确预测的完善公式。 给出了一些低电离层模式参数的实测结果。这些模式参数为参考高度h0、参考浓度N0与梯度参数α。由罗兰-C天波信号场强与相位的精细测量数据求得的。  相似文献   
5.
6.
7.
8.
短波通信方式的拓宽牛静涛,薛同新一.短波通信概况短波通信是应用较早的通信手段,在世界通信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本世纪初期开始,短波通信技术不断提高。当今世界超短波、微波、卫星通信,%纤通信可以轻而易举地把多种信息传送到地球和空间的角角落落,然而,短...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区人工加热电离层产生的极低频电流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中用实际的电离层参数,具体地估算了在典型发射条件下,极低频脉冲调制的高频电波加热北京、上海、海口上空电离层所能产生的极低频电流强度。计算的出发点是电子的能量方程,运用迭代法对处理脉冲调制问题作了改进。用此算法同时研究了典型中纬度电离层的加热特性并与以往对高纬度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