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77篇
  免费   1621篇
  国内免费   943篇
电工技术   768篇
技术理论   4篇
综合类   2738篇
化学工业   1206篇
金属工艺   648篇
机械仪表   1173篇
建筑科学   3288篇
矿业工程   4482篇
能源动力   443篇
轻工业   1422篇
水利工程   1309篇
石油天然气   2069篇
武器工业   257篇
无线电   210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30篇
冶金工业   1083篇
原子能技术   86篇
自动化技术   2334篇
  2024年   206篇
  2023年   690篇
  2022年   657篇
  2021年   788篇
  2020年   906篇
  2019年   988篇
  2018年   479篇
  2017年   751篇
  2016年   907篇
  2015年   1097篇
  2014年   1924篇
  2013年   1537篇
  2012年   1609篇
  2011年   1782篇
  2010年   1355篇
  2009年   1288篇
  2008年   1811篇
  2007年   1417篇
  2006年   801篇
  2005年   858篇
  2004年   659篇
  2003年   652篇
  2002年   547篇
  2001年   475篇
  2000年   448篇
  1999年   341篇
  1998年   244篇
  1997年   228篇
  1996年   207篇
  1995年   224篇
  1994年   181篇
  1993年   154篇
  1992年   152篇
  1991年   152篇
  1990年   111篇
  1989年   136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九三二队于2014~2019年在红岭矿区先后开展红岭钨矿接替资源勘查、红岭矿区614~626线钨矿详查工作,探获的三氧化钨(WO3)达大型矿床规模。在重点矿集区开展深外部矿产远景评价,深化成矿规律与地质结构的认识、发现深外部找矿靶区,围绕找矿突破战略目标有序推进,充分依靠理论创新和技术进步,积极探索实践地质找矿新机制和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黄长国 《煤炭工程》2020,52(4):92-97
针对煤矿井下高瓦斯软煤顺层长钻孔排渣困难、成孔率低、施工困难等问题,通过数值模拟实验研究了井下深部软煤体变形破坏特征,分析了顺层长钻孔孔周松软煤体变形特征及应力变化,以揭示顺层长钻孔孔周松软煤体变形产渣规律。研究表明:深部高瓦斯软煤顺层钻孔孔周煤体的应力平衡临界条件破坏后将发生大体积突然垮落;钻孔水平最大变形位移为1.22mm,垂直方向最大变形位移为10.7mm;径向孔周煤体垂向变形呈现逐渐减小趋势,且垂向变形明显大于钻孔水平变形。在水平方向上,钻孔孔周煤体应力分布呈现先增大再逐渐减小的变化规律,径向距离对水平应力分布的影响逐渐减小;随着径向距离的增加,钻孔孔周煤体应力分布逐渐降低,钻孔孔壁处煤体的应力出现最大值,且垂直方向处应力值最大。  相似文献   
3.
4.
5.
本文介绍了日凌的成因和发生的规律,并对日凌发生时如何处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7.
大采深煤层开采的地表移动研究一直都是煤矿领域重点思考的方向,本文围绕矿区地表移动为起点,结合东曲煤矿矿区地表移动案例进行深入探讨,从矿区概述,到地表移动成因分析,从影响地表移动因素分析再到大深煤层开采地表移动规律总结进行系统性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
学不可以已     
《现代制造工程》2020,(4):I0001-I0001
《荀子?劝学》中有言:“学不可以已。”简明扼要地道出了学无止境的真理。学习是成事之基、创新之源,对于认知世界、增强本领,乃至修身养德,都意义重大。在新技术加速迭代、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更加需要通过学习来不断获取知识、技能和思想的更新,进行不间断的、持续的充电,从而不间断地、持续地释放能量。  相似文献   
9.
10.
文章提出一种更精炼的能量检测算法(Improve Energy Detection,IED),该算法能避免瞬时信号能量下降造成的错误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它能够在保持类似复杂度和计算成本水平的同时优于传统能量检测算法,精确判别信道中是否只存在噪声,有效地降低了能量检测的复杂度,提高了检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