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2篇
无线电   2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12 毫秒
1.
分组化城域传送网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移动网络ALL IP的逐步演变,现有的城域传送网已经无法满足全网IP化的传送需求。针对现有的城域网现状提出了未来ALL IP演变过程中城域传送网的建设方向,对PTN技术在城域网中的应用进行建设方案探讨。  相似文献   
2.
王羿 《电力信息化》2014,(11):52-57
随着智能电网业务的不断开展,电力通信网的业务形式由传统的语音模拟业务向分组等数据业务不断演进,而传统的刚性传送网MSTP无法提供数据分组业务端到端动态调度的功能。基于MPLS—TP的PTN分组交换网技术融合了传统SDH/MSTP的安全性与IP网络高带宽的双重优势,文章介绍了MSTP和PTN双平面组网方式,该组网方式可以进一步提高IV级通信网的安全可靠性,有效缓解MSTP网络的带宽紧张,并逐渐将分组业务割接到PTN网络。最后给出了位于电力lV级通信网的城域传送网的组网方式及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有传输技术在OTN中传送MPLS-TP多业务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在OTN中区分优先级的MPLS-TP多业务传送策略.在分析MPLS-TP多业务特点的基础上,给出了策略的具体实施方法,设计了区分优先级的MPLS-TP多业务传送系统的总体结构,重点阐述了业务入口节点和业务出口节点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4.
左越  吴学军 《通信技术》2011,44(3):99-101
操作、管理、维护(OAM)机制是加强对分组传送网络的管理和控制关键。继传输多协议标签(T-MPLS)技术以后,MPLS-TP吸收了三层IP、二层PWE3和一层TDM/OTN技术的优点,将OAM技术进行了继承和发展。作为分组交换网络(PTN)的主流技术,MPLS-TP必须拥有强大的OAM技术才能更加具备市场竞争力。主要对其硬件实现的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详述了MPLS-TP网络的OAM网络模型及主要功能。重点对OAM功能硬件实现方式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实现方案,详述了各个功能模块的逻辑处理过程及具体电路实现。方案还需要进一步的进行系统级的验证,将在今后的研究中会逐步完成。  相似文献   
5.
唐彦  冯卫东 《通信技术》2011,44(6):119-122
通过对基于MPLS-TP协议架构下的新一代光接入传送技术的深入解析及应用探讨,展示了基于业务需求的各种技术的具体应用。应用探讨中着重对QOS的实现机制分析,根据流量及区分提出了一种端对端的QOS业务保障模型,并给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另外,结合实际对OAM、时间同步及L3业务的需求进行了解析,提出了具体的应用及实施方案,并给出了具体的性能测试数据,对于PTN的实际具体应用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PTN技术的技术特征和最新标准化进展,分析了其作为综合业务传送网的技术优势,并结合国内实际应用案例总结了网络演进策略。  相似文献   
7.
当前基于 MPLS-TP(多协议标签交换-传送架构)的光网络普遍存在网络动态变化并且不能充分感知上层业务的多样化需求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维感知的信令机制。该机制充分利用业务感知技术和网络感知技术,以期实现光网络对上层业务多样化的支持能力。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机制的有效性,证明该机制降低了业务连接建立时的冲突率和时延,提高了光网络的光路分配与业务需求之间的匹配效率。  相似文献   
8.
浅谈PTN在电信城域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PTN技术的跟踪和研究,简要介绍了目前PTN的技术研究和应用现状,重点结合中国电信的实际情况,分析在城域传输网络中引入PTN技术的优势和时机,探讨采用PTN技术组网的可行性及技术优势,并给出了PTN技术在中国电信城域网建设中的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针对城域网现状提出了未来ALLIP演变过程中城域传送网的建设方向,对PTN技术在城域网中的应用思路进行了探讨,指出了PTN组网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对PTN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并在层网络模型、设备架构、多业务支持、OAM、应用定位等方面与SDH技术进行比较.总结了PTN和SDH技术的优缺点,探讨了这两种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