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2篇
综合类   4篇
建筑科学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3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5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肖健宇 《电信快报》2002,(3):6-8,32
文章分析存储网技术的现状,比较几个基于IP的存储网技术方案(FCIP、iFCP和iSCSI),并探讨目前基于IP的存储网技术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网络存储的发展历程及新兴的iSCS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岑广海 《世界电信》2004,17(8):33-36
目前SAN和NAS存储正在迅速发展,DAS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今天超过1/3的存储是网络化的,如果不是因为FC的高成本和复杂性.这个数字还会更大。iSCSI是IETF一种新的标准协议.它将SCSI命令压缩到TCP/IP包.使数据块在IP网络上传播。和FC-SAN相比.高速千兆iSCSI耙SCSI、以太网和TCP/IP结合起来,具有许多优势.如建立在稳定和熟悉的标准上;较低的总拥有成本,安装和维修费用很低;较高程度的可操作性,减少了异构网络和电缆.使用一般的以太网交换机而不是特殊的FC交换机;等等。  相似文献   
3.
基于千兆以太网的非编网解决方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在价格和兼容性上千兆以太网比FC网有明显的优势,随着计算机网络及终端技术的发展、采用千兆以太网架构非线性编辑网络正成为一种趋势。本文主要分析了采用NAS和IP SAN架构非编网络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数据重要性不断提高,对数据保护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基于数据的细粒度保护,以最小的时间代价和存储代价来保护数据,并以最少的数据损失量来恢复数据,则是数据保护的追求目标。针对此需求,提出并设计实现了一套基于磁盘块的持续数据保护系统。该系统高效而灵活地实现了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磁盘数据的保护。测试表明,该系统在使用时对正常的业务影响很小;在灾难发生后可以在较短的时候内将数据恢复至可用状态。  相似文献   
5.
SAN存储技术     
目前,存储应用的体系结构主要有DAS、NAS和SAN 3种模式。3种模式从体系架构的逻辑上看,有明显的区别。SAN是通过专用高速网将一个或多个网络存储设备和服务器连接起来的专用存储系统。可采用光纤通道、IP/Ethernet、InfiniBand互联技术分别组建FC-SAN、iSCSI-SAN和InfiniBand-SAN。  相似文献   
6.
随着企业级的数据呈指教增长,传统的集中式存储方案巳无法满已其存储需求,而基于iSCSI协议的IP存储技术在构建异构存储网络方面具有其它数据访问协议无法比拟的优势.分析了影响iSCSI协议工作效率的主要因素,通过采用并行计算技术改进其校验算法来提高校验速度,设计新的数据缓存策略以缩短命令响应时间,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减少了资源消耗.  相似文献   
7.
iSCSI协议定义了在IP网络上传输SCSI命令、数据和状态的规则和方法,使得基于iSCSI协议的安全存储结构比传统的基于FC协议的存储在多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设计新的基于iSCSI协议的安全存储结构时,要在能够发挥该网络存储优势的同时兼顾保护IP网络的安全,以便新系统能够应用于需要构建基于iSCSI协议的安全存储结构并且对安全性较高的企业单位。研究采用外挂式存储虚拟化结构,实现IP网络安全存储要求。  相似文献   
8.
iSCSI存储系统中缓存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发挥iSCSI存储系统不受距离限制、大容量、易扩充和传输性能较高等特点,减少直接对磁盘阵列进行操作的次数,以便提高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提出了一种高效的iSCSI缓存机制.通过加载该缓存模块,可以有效减少直接访问磁盘阵列的次数,加快系统响应速度,提高了iSCSI系统的性能.最后用网络仿真软件NS-2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数据容灾系统的服务漂移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的数据容灾技术只能提供数据的实时备份与恢复,无法保证服务的连续性.服务容灾技术可以在服务级别上保证业务连续性和数据一致性,但系统设计往往过于复杂.一种基于传统数据容灾系统的服务漂移方案可以有效地解决该问题.该方案在客户服务器出现故障后,使用另一台拥有相同服务配置的镜像服务器,通过iSCSI协议和存储服务器上的逻辑卷镜像建立链接,并基于此虚拟逻辑卷继续提供服务.待客户服务器故障修复后,再切换回本服务器提供服务.这种方案可以使传统的数据容灾系统实现服务级容灾,进一步提高企业关键业务的容灾能力.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针对iSCSI网络计算系统的I/O加速策略——基于相似负载的iSCSI透明可靠多播。通过对I/O请求数据块进行相似负载判定以及对原有iSCSI协议进行扩展,在iSCSI网络计算系统中构建数据传输双路径——iSCSI协议数据包路径和相似负载的多播路径,以提高网络计算数据的加载速度。测试结果表明,该策略能有效提升多个客户主机的并发I/O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