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7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70篇
电工技术   153篇
综合类   166篇
化学工业   102篇
金属工艺   21篇
机械仪表   64篇
建筑科学   83篇
矿业工程   30篇
能源动力   24篇
轻工业   31篇
水利工程   28篇
石油天然气   91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21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5篇
冶金工业   55篇
原子能技术   20篇
自动化技术   17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阶段,为了探索创新性的发展途径,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应始终增强风险控制意识。应加强风险管理,立足于风险控制,以求不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Over the last decade there has been much interest in the applications of diglycolamide (DGA) ligands for the extraction of the trivalent lanthanide and actinide ions from PUREX high active raffinates or dissolved spent nuclear fuel. Of the DGAs, the N,N,N’,N’-tetraoctyldiglycolamide (TODGA) is the best known and most widely studied. A number of new actinide separation processes have been proposed based on extraction with TODGA. This review covers TODGA-based processes and extraction data, specifically focusing on how phase modifiers have been used to increase metal loading and thus enhance the operating process envelopes. Effects of third phase formation and the organic phase speciation are reviewed in this context. Relevant aspects of the extraction chemistry of important solvents (TODGA-modifier-diluent combinations) are described and their performances demonstrated by a consideration of the published flowsheet tests. It is seen that modifiers are successfully enabling the use of TODGA in actinide separation processes but to date the identification and testing of suitable modifiers has been rather empirical. There is a growing understanding of the fundamental chemistry occurring in the organic phase and how that affects extractant speciation and metal loading capacity but studies are still needed if TODGA-based flowsheets are to become an industrially deployable option for minor actinide (MA) recovery processes.  相似文献   
3.
在光学系统中特别是反射系统中经常通过加无光焦度校正板来减少或消除其他元件所产生的像差。讨论了双贴合无光焦度校正板放在主镜前的双反射球面系统,根据像差理论分析了消像差的条件,研究了系统中各种参数的变化对系统高级残余像差的影响。结果表明主镜的相对孔径越大,系统的残余像差增加;正透镜在前的校正板结构优于负透镜在前的结构;选择合适的校正板单透镜的光焦度,可使系统的高级残余像差最小。  相似文献   
4.
三峡三期工程主坝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控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三峡右岸三期工程施工中,为了有效控制坝体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升,采取了高温季节使用预冷混凝土浇筑、控制混凝土出机口温度及浇筑温度、对混凝土内部人工通水进行初冷、中冷和后冷等措施。三峡三期工程大坝混凝土内部温度没有出现超标现象,混凝土温控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3G系统的安全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当前3G系统面临的各种威胁和针对3G的攻击方法,如对非授权数据的非法获取、对数据完整性的攻击和对业务的非法访问攻击等.分析了3G系统的安全体系结构和安全特性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6.
刘伟  龙琼  陈芳  付敏 《计测技术》2007,27(2):55-57
军用软件在武器装备系统中的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但我国军用软件的质量管理起步较晚,因此很有必要研究如何加强军用软件的质量管理.本文在阐述软件生命周期的基础上,从开展军用软件研制单位的软件能力评价、加强软件配置管理和加强第三方独立测试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加强军用软件的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7.
研究 m,m′-二氨基二苯酮 (m,m′- DABP)与均苯四酸二酐 (PMDA)的缩聚及亚酰化 ,并运用微波辐射和常规加热两种方式对反应进行了比较。考察了微波辐射时间 (功率 )、单体浓度、单体配比和温度等因素对缩聚物的特性粘数、转化率的影响。用红外光谱对亚酰化度进行了表征 ,并用简并四波混频技术首次测量了该缩聚物的三阶光学非线性极化率系数及其响应时间。实验结果表明 ,微波辐射对提高聚合物的特性粘数和转化率都有显著作用 ;合成的缩聚物具有较大的三阶光学非线性极化率系数 (聚酰亚胺的 χ(3) =1.642× 10 -13 esu)和较快的时间响应 (19ps  相似文献   
8.
改进的第三代相干算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讨论相干技术发展及三代相干算法优缺点的基础上,介绍了改进的第三代相干算法。应用自行开发的相干软件对多个油气勘探和开发区块的三维地震资料进行处理、分析,对相干时窗长度、相关道数等参数对算法效果的影响及相干体对断层、异常地质体的识别,以及解释方法进行了探讨。应用实例证明,改进的第三代相干算法抗干扰能力强,横向分辨率高,不仅适用于倾斜地层,而且对断层尤其对小断层、异常地质体具有较高的检测能力,是油气勘探和开发的一项有效和实用的技术。  相似文献   
9.
陈玉 《江苏通信技术》2003,19(4):23-26,30
分析了现有移动通信网络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第2代移动通信核心网向第3代移动通信核心网演进的必然性:讨论了第2代移动通信核心网向第3代移动通信核心网演进所采用的演进策略,介绍了两种可供选择的全IP核心网络的参考结构。  相似文献   
10.
大庆油田三类油层聚合物驱注入速度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注入速度是影响聚合物驱开发效果的重要指标,而由于假设条件的局限性,数值模拟方法无法体现聚合物溶液弹性对注入速度的影响。为了确定大庆油田三类油层合理注入速度,通过不同注入速度条件下的天然岩心驱油试验,对水驱和聚合物驱驱油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驱驱油效率提高值随驱替速度的变化可由二次多项式来表示。依据此关系式,由势的叠加理论得到的流体在油层中的渗流速度的基础上,建立了该类油层合理注入速度模型,并给出大庆油田三类油层在100 m注采井距下的合理注入速度为0.288 PV年/,该方法对现场开发方案编制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