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22篇
  免费   1459篇
  国内免费   806篇
电工技术   1562篇
综合类   1328篇
化学工业   2732篇
金属工艺   801篇
机械仪表   1396篇
建筑科学   1527篇
矿业工程   1217篇
能源动力   331篇
轻工业   1325篇
水利工程   601篇
石油天然气   1393篇
武器工业   223篇
无线电   230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443篇
冶金工业   911篇
原子能技术   193篇
自动化技术   798篇
  2024年   157篇
  2023年   666篇
  2022年   580篇
  2021年   675篇
  2020年   616篇
  2019年   676篇
  2018年   326篇
  2017年   515篇
  2016年   519篇
  2015年   664篇
  2014年   1081篇
  2013年   873篇
  2012年   1021篇
  2011年   1014篇
  2010年   913篇
  2009年   952篇
  2008年   1024篇
  2007年   969篇
  2006年   866篇
  2005年   798篇
  2004年   760篇
  2003年   750篇
  2002年   603篇
  2001年   520篇
  2000年   504篇
  1999年   411篇
  1998年   373篇
  1997年   317篇
  1996年   276篇
  1995年   246篇
  1994年   226篇
  1993年   208篇
  1992年   193篇
  1991年   186篇
  1990年   170篇
  1989年   203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41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了考虑毛管压力、渗透压、膜效应以及弹性能的压裂-焖井-生产多过程多相流模型,提出了以产能最大化为目标的页岩油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后焖井时间优化方法,采用现场生产数据和商业软件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基于该模型和方法,根据现场压裂压力数据反演裂缝参数,建立物理模型,模拟了压裂、焖井以及生产阶段储集层孔隙压力、含油饱和度的变化动态,并研究了7种因素对最优焖井时间的影响规律,通过开展正交实验明确了最优焖井时间的主控因素。研究表明,随着焖井时间增加,累计产量增量先快速增加后趋于某一稳定值,变化拐点对应的焖井时间为最优焖井时间。最优焖井时间与基质渗透率、孔隙度、毛管压力倍数及裂缝长度呈非线性负相关,与膜效率、注入液体总量呈非线性正相关,与排量呈近线性正相关。对最优焖井时间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注入液体总量、毛管压力倍数、基质渗透率、孔隙度、膜效率、压裂液矿化度和排量。  相似文献   
2.
3.
4.
《石油化工》2019,48(11):1157
采用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进行自发渗吸实验,并对表面活性剂改善岩石润湿性、降低界面张力的能力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改善润湿性的能力好于其他类型的表面活性剂,且在岩心中的自发渗吸效果最好,这是由于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改善润湿性的机理为离子对形成机理,强于阳离子的吸附机理;接触角是决定渗吸能否发生的决定性因素,只有接触角小于70°时渗吸才能发生;界面张力影响渗吸速度和最终采出程度,对于渗透率为1 mD的岩心,最佳界面张力为10~(-1) mN/m。  相似文献   
5.
姜巍 《电气技术》2021,22(10):43-45,64
本文对一起机组起励时灭磁电阻严重烧坏并最终导致停机的事故进行分析,查找出灭磁电阻严重烧坏的原因.通过一系列试验,模拟机组起励停机过程,证明此次故障是由于机械跨接器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缺陷造成的.最后,为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提出相关技术改造意见,以保证励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6.
以MnO_2为自反应模板,采用一锅法制备了PPy/Fe_3O_4复合材料,对比研究了MnO_2及PPy/Fe_3O_4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用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矢量网络分析仪(VNA)等分析测试手段对材料进行了微观形貌观测、结构表征、电磁参数测试以及吸波性能评估。结果表明:PPy/Fe_3O_4复合材料在厚度为5.0 mm、频率为6.9 GHz处反射损耗(RL)达到最佳反射损耗-39.5 dB,有效频宽为3.0 GHz。  相似文献   
7.
笔者分析了三次脉冲法电力电缆故障测试原理及组成,利用案例分析法证实三次脉冲测试方法现场测试的有效性。探讨了三次脉冲法电力电缆故障测试中脉冲宽度、工作电压的选择及低频振荡等问题。得出了近端故障测试宜采用0.1μs、0.2μs脉冲宽度,远端故障测试宜采用1μs、2μs脉冲宽度的结论。为保证故障点充分击穿,所加的冲击高压的幅度一定要高,如果故障点无法击穿,宜先采用冲闪法,使故障点"降阻"后进行测试。通过延迟三次脉冲发送时间或调整电容器电容量可避开低频振荡对测试的影响。该方法对快速定位电力电缆故障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采用1.0G超支化大分子(1.0G)、3-取代水杨醛和NiCl2·6H2O为原料,依次经席夫碱反应和络合反应合成了3种新型具有不同取代基位阻的超支化水杨醛亚胺配体及其镍系催化剂,利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紫外光谱(UV-vis)、电喷雾质谱(ESI-MS)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等方法对合成出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考察了配体空间位阻、溶剂种类、助催化剂种类及反应条件对催化乙烯齐聚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配体空间位阻对催化乙烯齐聚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当以甲苯为溶剂、甲基铝氧烷(MAO)为助催化剂,在最佳反应条件下,超支化邻苯基水杨醛亚胺镍系催化剂催化乙烯齐聚的活性为2.81×105g/(mol Ni·h),对高碳烯烃(C10+)的选择性为34.28%。此外,在超支化水杨醛亚胺镍系催化剂催化性能评价的基础上,对其催化乙烯齐聚的机理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研制的大型LNG船用燃料罐的结构、技术参数和工作原理,关键结构的分析和设计,经试航和初步的使用证明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阻水粉(高吸水性树脂)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材料,聚丙烯酸钠盐SAP(super absorb Powder)。1976年,日本三洋化成是全球最早研究和生产吸水性树脂的厂家。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全球形成以三大雅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日本触媒、住友精化、巴斯夫、台塑这几大公司。主要应用领域为:农业、消防、医疗、卫生用品、工业等领域;在光缆领域的应用微乎其微,主要应用在光缆的原材料方面,如:阻水带、阻水缆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