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90篇
  免费   400篇
  国内免费   267篇
电工技术   88篇
综合类   511篇
化学工业   150篇
金属工艺   27篇
机械仪表   54篇
建筑科学   1311篇
矿业工程   2232篇
能源动力   92篇
轻工业   45篇
水利工程   534篇
石油天然气   473篇
武器工业   5篇
无线电   14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0篇
冶金工业   130篇
原子能技术   44篇
自动化技术   277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212篇
  2022年   187篇
  2021年   240篇
  2020年   254篇
  2019年   259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162篇
  2016年   167篇
  2015年   256篇
  2014年   345篇
  2013年   276篇
  2012年   328篇
  2011年   322篇
  2010年   285篇
  2009年   277篇
  2008年   343篇
  2007年   291篇
  2006年   221篇
  2005年   242篇
  2004年   194篇
  2003年   162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针对地表沟谷发育排查难度大、精度低、大规模专项排查耗费人力物力且人员安全得不到保障等问题,采用无人机航测结合地表数字模型对地表裂缝进行测量观测,后期对地表裂缝进行充填。实践表面,该技术可提高地表排查的效率,对人力无法涉及的危险区域能够进行精确排查。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乌兰矿投产前期采矿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该矿所处蒙古国经济落后、投资风险大的现实状况,为避免生产中断、规避投资风险,早日回收前期投资考虑,采取了双斜坡道开拓、全尾胶结充填、高端壁空场嗣后充填采矿、多中段组合式连续开采等系列技术应对方案。大大降低了一次性投资规模及投资风险,前期投资得以快速回笼的同时,矿山产能也充分释放,确保了矿山的持续稳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海外地下近地表矿体开采矿山规避投资风险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方案借鉴。  相似文献   
4.
以西安地铁9号线香—纺区间先盾构隧道后矿山法横通道风井施工为例,为工程控制地表沉降和侧向变形提出合理的加固范围。通过数值分析方法,建立二维有限元模型研究地下横通道注浆加固范围对具体工程地表沉降和侧向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加固范围的增加,地表变形和侧向变形均得到明显的限制。加固范围超过2m后,随着加固范围的持续增大,虽然可以继续减少地面沉降,但加固效果逐渐减弱;但对于通道侧向变形,加固2m,并没有起到关键作用,随着加固范围的增加,侧向变形的减小非常显著;结合具体工程实际,最终确定工程暗挖通道加固范围为3m。  相似文献   
5.
以乌鲁木齐1号线南湖北路站—王家梁站矿山法施工段工程为依托,采用数值模拟计算和现场量测数据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双线弯曲地铁隧道台阶法开挖引起地表产生下沉的规律特征。  相似文献   
6.
大采深煤层开采的地表移动研究一直都是煤矿领域重点思考的方向,本文围绕矿区地表移动为起点,结合东曲煤矿矿区地表移动案例进行深入探讨,从矿区概述,到地表移动成因分析,从影响地表移动因素分析再到大深煤层开采地表移动规律总结进行系统性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8.
为了研究长壁工作面开采对排土场地表沉陷规律的影响,以酸刺沟煤矿采空区为工程背景,在实测地表移动特征的基础上,采用概率积分法对酸刺沟煤矿地下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进行预测,结合哈尔乌素露天煤矿GNSS监测系统,对预测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4112工作面开采结束后,排土场地表极限沉降为3 062 mm,东西极限水平位移为922 mm,南北极限水平位移为933mm;6上114工作面开采结束后,排土场地表极限沉降为21 529 mm,东西极限水平位移为5 313mm,南北极限水平位移为5 379 mm。GNSS监测系统监测值与预测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9.
乔林全 《山西冶金》2015,(3):121-123
根据井田开采区域内地形特点及煤层赋存条件,对霍尔辛赫矿开采工作面进行了地表沉陷监测,并分析了非采动条件下的下沉规律。该规律为霍尔辛赫煤矿村庄下的开采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矿山地下开采引起的围岩应力变化及地表变形影响着地面建筑物的安全。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金属矿山充填开采引起的岩体变形及地表移动规律进行了研究。以矿山实际开采现状及实测数据为基础,建立了具有复杂空间结构的三维地层模型,利用子程序SIGINI编程施加地应力,采用修正Mohr-Coulomb模型模拟岩体,计算得出:由于围岩力学强度较高,开采引起顶板下沉量相对较小,充填对于控制底鼓具有一定抑制作用;预留矿柱主要承受较大竖向压应力,矿柱尺寸越小压缩量越大;地表充填站位于采空区边缘位置,水平及竖向位移相对较小,地表变形主要集中在采空区中部位置。研究成果可为矿山安全开采提供依据,为地面监测点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