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25篇
  免费   301篇
  国内免费   64篇
电工技术   63篇
综合类   310篇
化学工业   310篇
金属工艺   230篇
机械仪表   152篇
建筑科学   492篇
矿业工程   6165篇
能源动力   50篇
轻工业   172篇
水利工程   72篇
石油天然气   37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3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24篇
冶金工业   1766篇
原子能技术   23篇
自动化技术   90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88篇
  2022年   196篇
  2021年   187篇
  2020年   216篇
  2019年   197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188篇
  2014年   447篇
  2013年   339篇
  2012年   392篇
  2011年   360篇
  2010年   279篇
  2009年   327篇
  2008年   363篇
  2007年   252篇
  2006年   301篇
  2005年   263篇
  2004年   255篇
  2003年   264篇
  2002年   239篇
  2001年   245篇
  2000年   330篇
  1999年   424篇
  1998年   454篇
  1997年   458篇
  1996年   478篇
  1995年   472篇
  1994年   280篇
  1993年   173篇
  1992年   290篇
  1991年   357篇
  1990年   383篇
  1989年   32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重构土壤材料配比的土壤改良和苜蓿生长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西部露天矿区土地生态修复中表土稀缺和土壤贫瘠难题,从充分利用矿区当地常见的原材料出 发,利用风沙土、红黏土、煤矸石、玉米秸秆及腐植酸为原料,按照不同配比混合后进行室内盆栽试验,研究不同配比下 紫花苜蓿生长特性、土壤理化性状和生物学特性的差异,优选适宜于该地区的重构土壤配比。 结果表明:利用风沙土、 红黏土、煤矸石、玉米秸秆及腐植酸重构土壤具有可行性;不同重构土壤配比均可显著改善土壤物理结构,增加土壤 养分含量,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进而促进紫花苜蓿生长,但不同配比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与纯风沙土(CK)相比,不同 重构土壤配比下紫花苜蓿生物量、根长、根直径和根表面积分别提高了 19. 05% ~ 624. 76%、17. 99% ~ 131. 80%、 17. 72% ~ 239. 20%和 33. 01% ~ 650. 45%。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紫花苜蓿生物量与基质理化性状和微生物活性存在协 同效应。 综合来看,风沙土与红黏土按 1 ∶2 复配,同时添加 15%煤矸石、5%玉米秸秆及 0. 05%腐植酸,土壤重构效果 最佳。 该研究为矿区土壤重构及降低土地生态修复成本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乌兰矿投产前期采矿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该矿所处蒙古国经济落后、投资风险大的现实状况,为避免生产中断、规避投资风险,早日回收前期投资考虑,采取了双斜坡道开拓、全尾胶结充填、高端壁空场嗣后充填采矿、多中段组合式连续开采等系列技术应对方案。大大降低了一次性投资规模及投资风险,前期投资得以快速回笼的同时,矿山产能也充分释放,确保了矿山的持续稳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海外地下近地表矿体开采矿山规避投资风险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方案借鉴。  相似文献   
3.
周斌 《采矿技术》2021,21(5):90-93
某露天采坑S坑北侧边坡分布有第四系含水层,与雅玛河及周边地下水形成水力联系并向矿坑充水,矿坑内回填酸性废石产生的酸性废水进入含水层而导致地下水污染。因此,在S坑封堵方案黏土墙厚度为21m的基础上,对S坑含水层封堵方案进行优化研究。通过对透水层现场详勘,建立模型分析水流情况和渗流量,并对拟采用封堵材料黏土进行试验,利用渗透理论进行计算,最终优化封堵水平厚度为8 m,垂直厚度为6.5m,大大降低了初始封堵方案中的黏土墙厚度,减少了黏土的使用量和工程建设费用,取得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南芬露天铁矿成本费用的组成由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组成,重点针对变动成本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找出了4项主要影响因素,进而从技术层面与管理层面两方面入手,制定了降本增效措施,确保了矿山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5.
井工转露天开采是安全生产遇到的新问题。以紫金山金铜矿为背景,利用数值模拟法系 统研究了井 工转露天开采工况下顶板厚度从 68 m 逐渐减小至 44 m 时顶板的安全性,界定出顶板最小安 全厚度为 45 m。同时 系统研究了顶板厚度变化对上部边坡应力场的影响特点,得出随着顶板变薄坡脚处塑性破坏区 增大,导致边坡稳 定性变小的规律,并通过边坡稳定性分析计算验证其正确性。因此在井工转露天开采过程中, 为了确保安全生产 需要确保顶板有足够的厚度,避免作业设备和工作人员坠入老井采区及滑坡灾害发生。  相似文献   
6.
露天采矿是一种常见的采矿模式,随着采矿深度增加,边坡高度相应增加,对稳定性提出了较高要求。在露天采矿中所面临的因素众多,尤其需要对爆破加以重视,这关系到了采矿的可行性与科学性,其中控制性爆破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保证爆破过程中各项指标符合基本要求,可提高安全性,减少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该文首先指出露天采矿边坡爆破存在的问题,然后总结了控制性爆破施工的技术要点,最后结合工程案例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镇化建设深入,近城露天矿山的开发与城市发展之间面临诸多问题,诸如土地空间约束、环保政策趋紧、次生地质灾害等严重影响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在实践中,矿山的一些做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着家底不清、目标不明、缺乏系统性规划等缺陷,难以实现矿山与城市的协调发展。为此,以某近城大型露天矿山为例,运用SWOT分析法,综合分析其优劣势、存在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通过矿山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解决资金缺口,提升土地的价值,化解矿业开发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矿业开发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采矿损失贫化在矿山开采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采矿损失率和矿石贫化率是衡量矿山开采技术的重要质量指标。以乌山铜钼矿为工程背景,提出了一系列露天开采过程中控制采矿损失贫化的技术和措施。利用先进的三维矿业软件提高地质资源管理水平;优化采矿工艺,采用矿岩分穿分爆设计,实施施工跟踪管理;研究爆堆松散规律,设计矿岩界线放线技术;利用生产管控平台实现智能化监控。工程应用表明:采用这些技术和措施极大地降低了采矿损失贫化,取得经济价值2 106万元。全年剔除夹石10万m~3,回收矿石2. 3万t,创造经济价值1 271万元。  相似文献   
9.
对胶结充填体在深井开采过程中受到高温影响进行研究,分别将试件进行不同温度的热处理之后进行单轴抗压试验,分析温度、浓度和灰砂比对充填体强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充填体的强度有着一定的影响,充填体的影响因素敏感性先后顺序为灰砂比、温度、浓度。因素之间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在浓度和灰砂比一定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充填体试件强度先增大后减少,在150℃附近强度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0.
丁震  孟峰 《中国煤炭》2020,(2):42-49
分析了国内外露天矿山用卡车无人驾驶技术发展现状,详细介绍了露天矿山卡车无人驾驶关键技术;通过分析对比前装线控和后装线控两种技术路线的优缺点以及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4D光场智能感知系统、红外传感器、视觉传感器等环境感知技术的优缺点;提出多传感器高度融合将是露天矿山卡车实现全天候环境感知的发展方向。通过分析对比惯性导航系统、GNSS差分定位技术、车联网定位技术、电子地图定位技术、视觉传感器等定位导航技术的差异,指出多定位技术融合是露天矿山无人驾驶卡车定位方式的必然选择。结合露天煤矿的生产实际,提出将现有的无人驾驶各种技术算法与露天矿山标准作业流程有机融合是实现卡车无人驾驶的必由之路。最后指出无人驾驶卡车应用5G技术是露天矿山安全生产的关键和核心,是无人驾驶的必备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