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2篇
  免费   232篇
  国内免费   195篇
电工技术   52篇
综合类   168篇
化学工业   847篇
金属工艺   196篇
机械仪表   48篇
建筑科学   50篇
矿业工程   51篇
能源动力   30篇
轻工业   79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32篇
武器工业   14篇
无线电   221篇
一般工业技术   532篇
冶金工业   200篇
原子能技术   26篇
自动化技术   2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98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98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dispers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nano‐SiO2 aqueous system with high solid content, a kind of polyacrylic acid dispersant with methoxysilicon end groups (KH590‐PAA) was synthesized by photopolymerization of acrylic acid (AA) initiated with (3‐mercaptopropyl)trimethoxysilane (KH590). After adding KH590‐PAA into the nano‐SiO2 aqueous dispersion system (20 wt% solid content), the viscosity and the curing time of the system were measured with a rotational viscometer and the inverted bottle method. Moreover, the dispersion mechanism of KH590‐PAA for the nano‐SiO2 aqueous system was researched by measuring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the particle size and the zeta potential of the nanoparticles with a conductivity meter, dynamic light scattering, SEM and TEM,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ethoxysilicon groups in KH590‐PAA could react with hydroxyl groups on the surface of nano‐SiO2 in the process of stirring, which enhanced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the dispersant and then increased the surface charge of the particles. Therefore, electrostatic repulsion and steric hindrance effects between the SiO2 nanoparticles could be further enhanced by adding the KH590‐PAA dispersant, and then the nano‐SiO2 aqueous system exhibited better dispersity and stability. Besides, the dispersion properties of SiO2 nanoparticles in water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addition amount and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the KH590‐PAA dispersant. © 2018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3.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系列5%Na2WO4-2%Mn/SiO2催化剂;用XRD、XPS、BET、O2-TPD和CO2-TPD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对甲烷氧化偶联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与常规浸渍法相比,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Na2WO4-Mn/SiO2催化剂中W和Mn的原子浓度在催化剂表面和体相分布较为接近,而且两种制备方法所得的催化剂具有相似的催化性能,Na2WO4与α-方石英之间的相互作用,催化剂释放晶格氧的能力,碱性强弱是影响甲烷氧化偶联活性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BaFe12O19/SiO2-B2O3微晶玻璃陶瓷的制备和微波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柠檬酸sol-gel工艺合成了BaFe12O19/SiO2-B2O3微晶玻璃陶瓷,研究了SiO2-B2O3玻璃的含量,Ba/Fe原子比和热处理温度对体系析出晶相的影响,以及介电常数和磁异率在1MHz-6GHz频率范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休系中SiO2-B2O3玻璃的含量和Ba/Fe比越高,BaF312O19相的析出越困难,前驱体合适的热处理温度为1000℃,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基本上随测试频率的增而加下降;介电损耗的最大值为0.43,磁损耗较小。  相似文献   
5.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及TiO2/SiO2复合纳米材料,作为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合成的催化剂,与现在普通使用的催化剂钛酸丁酯进行了比较和研究。结果发现,TiO2/SiO2复合纳米材料催化性能最好,纳米TiO2次之。  相似文献   
6.
中频反应溅射SiO2膜与直流溅射ITO膜的在线联镀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多数ITO透明导电玻璃生产线在实现SiO2膜与ITO膜在线联镀时,应用SiO2靶射频溅射沉积SiO2膜工艺和ITO靶直流溅射沉积ITO膜工艺,如果SiO2膜应用硅靶反应磁控溅射工艺,存在这种工艺是否可以与ITO靶直流溅射沉积ITO膜工艺在线联用以及如何实现联用的问题。作者对现有的生产线进行了改造设计、加工,做了大量实验、质谱分析和多项测试研究,成功地实现反应溅射SiO2膜与ITO膜在线联镀,做到SiO2镀膜室的工作状态的变化基本上不影响ITO镀膜室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7.
溶胶-凝胶法制备疏水型SiO-2气凝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正硅酸乙酯 (TEOS)为硅源 ,用三甲基氯硅烷 (TMCS)为疏水试剂 ,通过溶胶 凝胶法在室温下制备出疏水型SiO2 气凝胶。用傅立叶变温红外 (FT IR)、扫描电镜 (SEM)、透射电镜 (TEM)和吸水性能对疏水型SiO2气凝胶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对PVDF超滤膜凝胶过程和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跃莲  刘爽 《膜科学与技术》2007,27(4):42-44,86
以PDVF(聚偏氟乙烯)超滤膜为研究对象,通过凝胶动力学常数K、产生沉淀的聚合物层厚度的平方x2和凝胶时间t之间的关系、絮凝值的变化来反映SiO2颗粒对膜凝胶速率和膜结构的影响,并用膜凝胶动力学观测装置观察并记录成膜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在铸膜液中添加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可以使聚偏氟乙烯超滤膜的凝胶速率减小,形成的膜更加致密.  相似文献   
9.
新型压电晶体La3Ga5SiO14的生长及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提拉法成功地生长了La3Ga5SiO14(LGS)单晶,用X-ray粉末衍射证明了其单晶结构,测得沿Y、Z方向的热膨胀系数分别为5×10-6 K-1、3.8×10-6 K-1,在453.15 K时测得晶体的比热为0.90 J/g*K,并在200~ 800 nm之间测其透过谱,测得了其全部压电及弹性常数.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挤压浸渗法 ,制得不同稀土含量的硅酸铝短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复合材料的铸造显微组织 ,分析了稀土含量对共晶硅组织形态的影响 ;用扫描电镜对复合材料基体中的稀土相进行了观察 ,探索了稀土相的分布位置及其形态 ;并对不同稀土含量的复合材料进行了摩擦磨损实验 ,结果表明稀土能增强复合材料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