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40篇
  免费   331篇
  国内免费   286篇
电工技术   168篇
综合类   339篇
化学工业   339篇
金属工艺   341篇
机械仪表   243篇
建筑科学   711篇
矿业工程   404篇
能源动力   86篇
轻工业   273篇
水利工程   195篇
石油天然气   530篇
武器工业   205篇
无线电   809篇
一般工业技术   425篇
冶金工业   183篇
原子能技术   88篇
自动化技术   318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88篇
  2022年   174篇
  2021年   193篇
  2020年   170篇
  2019年   167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84篇
  2014年   341篇
  2013年   260篇
  2012年   322篇
  2011年   350篇
  2010年   235篇
  2009年   270篇
  2008年   318篇
  2007年   225篇
  2006年   221篇
  2005年   263篇
  2004年   227篇
  2003年   175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赵靖舟  孟选刚  韩载华 《石油学报》2021,41(12):1513-1526
延安以东和以北的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地区曾被认为位处三叠纪延长组7段(长7段)沉积期古湖盆的"边缘",一些学者认为该区延长组烃源岩不发育,因而其油藏原油系湖盆中心生成的原油经长距离侧向运移而来;但也有研究认为,包括盆地边缘在内的整个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藏均为近源成藏。为明确盆地东部地区延长组原油来源,对三叠纪湖盆"东缘"七里村油田的主力油层延长组6段(长6段)原油开展了原油地球化学和油源对比研究。七里村油田长6段原油具有高饱和烃、高饱芳比、低非烃和低沥青质的特征,正构烷烃呈前高单峰型,主峰碳为C19,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显示长6段原油为同源成熟原油,生油母质以藻类等低等水生生物为主,混有陆源高等植物,母源沉积环境为偏还原性的淡水湖泊。七里村油田长6段原油与本地区长7段黑色泥页岩和暗色泥岩2种烃源岩均具有明显亲缘关系,而与志丹、富县等湖盆中心地区的长7段烃源岩在族组成、生物标志化合物和稳定碳同位素特征上均存在明显区别。综合分析认为七里村油田长6段原油并非湖盆中心长7段优质烃源岩所生油气经长距离运移而来,而主要为原位长7段烃源岩生成的原油经垂向运移和短距离侧向运移在长6段等储层中聚集成藏,属于近源成藏。  相似文献   
3.
吴德庆 《现代导航》2022,13(6):408-413
2019 年民航局发布《中国民航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实施路线图》,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民航应用。为研究融合北斗卫星的地基增强系统(GBAS)新技术在乌鲁木齐“智慧机场”的应用,对 GBAS 的发展研究现状进行了说明,论证了乌鲁木齐机场 GBAS 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完成了 GBAS 技术方案,满足 GNSS 地基增强 I 类精密进近的技术需求,为后续乌鲁木齐机场 GBAS 的相关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乌兰矿投产前期采矿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该矿所处蒙古国经济落后、投资风险大的现实状况,为避免生产中断、规避投资风险,早日回收前期投资考虑,采取了双斜坡道开拓、全尾胶结充填、高端壁空场嗣后充填采矿、多中段组合式连续开采等系列技术应对方案。大大降低了一次性投资规模及投资风险,前期投资得以快速回笼的同时,矿山产能也充分释放,确保了矿山的持续稳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海外地下近地表矿体开采矿山规避投资风险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方案借鉴。  相似文献   
5.
朱少杰 《煤》2020,29(2):76-77,94
以盛泰煤业15201工作面回风巷支护设计为背景,通过运用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对“锚杆+锚索+钢带”联合支护下大断面巷道围岩移近量进行了分析,数值模拟结果顶底板最大移近量为104.1 mm,两帮移近量最大为99.4 mm;现场实测顶底板平均移近量为71.25 mm,两帮平均移近量为89.75 mm,和数值模拟基本吻合。充分说明“锚杆+锚索+钢带”的联合支护设计对保证大断面巷道围岩稳定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新建城市铁路隧道基本建设特征,进一步得到了近接施工条件下既有桥桩基变形模式,以京张高铁清华园隧道工程为依托,结合实测数据,比较了相同工程环境下钻孔灌注桩防护、门型墩防护、复合锚杆桩防护以及断面预注浆加固防护方法的地表变形与既有桥桩变位结果,分析了各种防护措施的变形控制效果,为相似条件下铁路隧道近接既有桥梁施工防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震源垂直定位位置是煤矿冲击地压机理研究的重要基础数据,对冲击地压灾害的监测与防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近水平煤层工作面,由于各微震台站之间高差较小,导致在进行震源定位计算时,震源参数的偏微分矩阵接近奇异,迭代计算无法收敛到准确解。对台站合理高差和无高差两种情况下的煤矿微震台网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当台网内台站处于同一水平面时,震源垂直位置的定位误差较大。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笔者在井下微震监测台站的基础上,增加了地面微震监测台站,形成井上下联合监测台网,有效优化了微震监测台网的空间结构,尤其是台站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效果。对红庆河的微震数据进行分析可知对于2次方的微震事件,井上下联合监测系统的监测效能可达90%,3次方及以上的微震事件可达100%。通过对比10组井下断顶爆破引发的微震事件数据,发现井下微震监测系统定位结果基本位于煤层上方30 m的封孔范围内,井上下微震联合监测系统定位结果基本位于煤层上方30~60 m的爆破孔装药长度范围内;与单纯利用井下监测台站的定位结果相比,井上下微震联合监测系统的定位结果普遍距离真实震源更近,表明地面监测台站的加入有效提高了震源的垂直定位精度,解决了近水平煤层微震事件垂直定位误差较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理论研究与工程调研的基础上,该标准提出近零能耗建筑在室内环境、围护结构、新风设备及可再生能源4个方面共计17个项目的检测方法,并给出相应的判定依据。同时,建立了近零能耗建筑在设计、施工、运行阶段的全过程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10.
叙述了二代近贴聚焦像增强器批量生产所用真空设备性能及特点,同时给出了管子工艺考核结果及管子纳秒时间响应特性。工艺考核结果表明,制管工艺可靠、性能稳定,管子批量生产合格率大于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