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47篇
  免费   741篇
  国内免费   611篇
电工技术   2008篇
综合类   963篇
化学工业   1263篇
金属工艺   1117篇
机械仪表   1591篇
建筑科学   307篇
矿业工程   478篇
能源动力   213篇
轻工业   784篇
水利工程   211篇
石油天然气   385篇
武器工业   215篇
无线电   5606篇
一般工业技术   938篇
冶金工业   509篇
原子能技术   214篇
自动化技术   7997篇
  2024年   117篇
  2023年   311篇
  2022年   278篇
  2021年   364篇
  2020年   287篇
  2019年   436篇
  2018年   199篇
  2017年   367篇
  2016年   482篇
  2015年   573篇
  2014年   993篇
  2013年   1208篇
  2012年   1646篇
  2011年   1661篇
  2010年   1582篇
  2009年   1478篇
  2008年   1632篇
  2007年   1302篇
  2006年   1233篇
  2005年   1484篇
  2004年   1599篇
  2003年   1179篇
  2002年   856篇
  2001年   910篇
  2000年   601篇
  1999年   375篇
  1998年   285篇
  1997年   232篇
  1996年   207篇
  1995年   210篇
  1994年   173篇
  1993年   106篇
  1992年   94篇
  1991年   122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10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下游酪氨酸激酶7(Downstream of tyrosine kinase 7,DOK7)一直被认为与先天性肌无力综合症(Congential myasthenic syndrome,CMS)息息相关,但是近些年的研究表明DOK7还与一些肿瘤表型有着密切的联系,有可能成为特定的肿瘤标志物,而目前在肿瘤领域中与DOK7相关的研究报道还比较少,值得对其进行深入探讨。本文整理了近几年来有关于DOK7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联文献并加以总结,为后续研究提供可能的思路与肿瘤治疗策略,同时对DOK7基因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3.
4.
针对不间断中小功率电源的需求,设计了两路输出分别是4.2V和12V的不间断直流电源,主要由多路输出正-反激变换器、Buck充电电路、单环稳压控制电路及锂电池放电切换电路组成。具体实现方法是,市电正常供电时,通过UC3845芯片控制正-反激变换器实现三路电压输出,其中两路分别是4.2V 和12V的稳压输出,另一路输出由ARM控制给锂电池分 阶段充电,在市电断电时,通过ARM智能控制继电器使锂电池切换到放电状态,利用同一个变压器再次通过反激变换器方式实现两路稳压输出,并且由ARM控制器采用 PID算法实现主路输出的稳定,完成相应的仿真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了电路设计和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实现了不间断双路输出直流电源各项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5.
基于物流运输业的需求,提出并设计了有轨正交行走车辆ROV结构,以及模块化的ROV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小车通过电动推杆的提升或下推一个方向的行走轮系,实现了ROV小车的有轨正交行走。根据STM32F429 ARM微控制器所设计的模块化控制系统硬件具有WiFi无线通讯、RFID导航定位、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电动推杆控制、红外测距传感器避障等功能。模块化控制系统软件满足ROV控制功能需要。通过试验获得的PWM占空比与电机转速对应关系的PWM波控制寄存器的值,实现无刷直流电机PWM速度便捷控制。红外测距传感器模拟电压量A/D转换值寄存器映射方法实现了测距值共享的ROV避障。初步试验结果表明ROV小车结构可行,模块化控制系统软硬件实现了ROV基本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为了预估发射装药的内弹道性能,建立了一种基于密闭爆发器试验检测发射药的静态燃烧性能参数进而预测其装药内弹道性能的方法,采用不同批次的单樟-5/7发射药进行了装药性能预估计算,并基于30 mm火炮对内弹道性能预估精度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所建立的基于密闭爆发器试验的发射装药内弹道性能预估方法计算获得的最大膛压为376.0 MPa,与试验测试的膛压平均值388.7 MPa的计算误差为3.27%;计算的炮口初速为1143.5 m/s,与试验测试的炮口初速平均值1156.3 m/s的计算误差为1.11%。所建立的基于密闭爆发器试验的发射装药内弹道性能预估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可对发射药样品不同批次间的内弹道性能进行高效精确的预估,为长期贮存发射药使用寿命的判定及发射药产品的出厂校验提供了一种高效低成本的弹道性能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