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9篇
自动化技术   69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U-Boot在S3C2410上的移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嵌入式系统的开发中,首先移植一个稳定且功能强大的Bootloader对后续软件的开发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U-Boot在S3C2410开发板上的移植与运行。  相似文献   
2.
标准的U-Boot目前不支持从NAND Flash启动,而现有的修改U-Boot实现从NAND Flash启动的方法无法识别新的大页NAND Flash,也没有进行坏块检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获取NAND Flash页大小和块大小信息的通用方法,并实现了坏块检测功能。此外,对现有的上电后自动识别系统是从NOR还是从NAND Flash启动的方法进行了改进。将U-Boot-2010.09修改并移植到基于S3C2440A处理器的mini2440开发板上,运行结果表明,实现了U-Boot从NOR和NAND Flash的双启动,扩展了U-Boot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在保护装置中最为稳定的引导程序U-Boot中实现了对该通用调试软件的通信协议的支持。基于U-Boot提供的独立应用开发框架,将独立的具有完整TCP/IP协议支持的lwIP协议栈移植至U-Boot。基于该协议栈以及U-Boot的独立应用开发框架,实现了对通用调试软件的复杂通讯协议的完整支持。经过上述技术改进,极大地扩展了通用调试软件的适用范围,加快了变电站工程实施中遇到的各种装置类似问题的解决速度。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源码开放的通用启动模块U.Boot的文件结构,并以Broadcom公司的4内核处理器BCM1480和RMI的32内核处理器XLR732为例,阐述了该模块在64位多内核MIPS体系结构处理器上的移植经验,包括文件的修改、新增、编译、多内核的启动顺序等。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小型嵌入式Linux Boot Loader的设计方案,并详细介绍该方案在Arm-Linux平台上的实现过程.方案大大简化了特定应用平台下Linux Boot Loader的设计,并且大大减小了生成的可执行文件的大小,针对特定应用平台自行设计小型的Boot Loader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U-Boot可广泛用于各种嵌入式处理器体系。简单分析U-Boot的结构特点和启动流程,以及配置U-Boot适合新的开发板,过制作U-Boot启动logo和调试U-Boot映像文件,同时加入背光驱动以方便调节背光亮度,说明了在U-Boot基础上完善设备驱动可代替繁冗的操作系统而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该文介绍了U—Boot的顶层目录结构及其特点,并以S3C2410为例子说明了U—Boot在ARM平台下的移植。  相似文献   
8.
U—Boot可广泛用于各种嵌入式处理器体系。简单分析U—Boot的结构特点和启动流程,以及配置U-Boot适合新的开发板,过制作U—Boot启动logo和调试U—Boot映像文件,同时加入背光驱动以方便调节背光亮度,说明了在U—Boot基础上完善设备驱动可代替繁冗的操作系统而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根据以太网网络信息采集的需要,采用以太网芯片CS8900设计了S3C2410以太网接口。本文研究了以太网接口原理,并结合芯片CS8900详细分析了以太网接口数据收发过程。介绍了与设计相关的控制寄存器和引脚,给出了CS8900A与S3C2410X连接的硬件电路连接图。最后在启动代码U-Boot下实现了以太网接口的初始化。嵌入式开发人员可以根据开发需要借鉴本文的设计思路设计其他的以太网接口。  相似文献   
10.
基于扁平设备树的Linux内核启动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nux系统启动过程中,需要由u-boot(boodoader)向内核传递一些必要的参数,例如kernel地址、injtrd地址、cmd_line、内存大小、外围设备信息等内容.以前的传递方式是通过struct bd_info这个结构体来实现,但这种方式缺乏灵活性,于是在最新PowerPC的启动过程中采用了基于扁平设备树(fiacted device tree)的参数传递方式,这种方式比较灵活,而且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