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首先介绍了LLC谐振变换器的工作原理,详细分析了基于增强型氮化镓(e Ga N)场效应晶体管的LLC谐振变换器的开关过程。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调节死区时间可以避免Ga N晶体管的反向导通,从而减小损耗;通过减小高频功率回路电感可以减小功率回路的振荡。再对死区时间和功率回路布线分别进行了优化,由于Ga N晶体管栅源电压安全裕量很小,为确保器件安全,对驱动回路布线进行优化;最后设计了1台输入电压为48 V、输出电压为12 V、输出功率为100 W、开关频率为1 MHz的LLC实验样机,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高频功率回路电感从5.6 n H降为0.4 n H时,下管关断时的漏源电压超调由15%下降到6.7%,另外驱动功率回路采用单层布线带屏蔽层的布线方式后,开关管的驱动电压几乎没有振荡。 相似文献
2.
利用平面线圈消除电容器寄生电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电容器是滤波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寄生参数对高频滤波性能有重要影响。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电容器寄生电感的"消除器",以消除电容器的寄生电感的影响,该"消除器"采用平面化的PCB线圈,其上下层绕组的交错排布,有效降低二次寄生电容。本文分析了寄生电感的消除原理及"消除器"的二次寄生电容问题;建立了其3D有限元模型,对"消除器"的参数进行了分析计算,计算与测量结果极好地吻合;将该类"消除器"应用于电容器寄生参数的抵消,实验表明电容器高频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一种基于DDS的寄生电感测量仪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确的测量寄生电感,对于电容的合理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介绍了一种利用LC谐振原理测量电容自身寄生电感的方法。利用直接数字合成器产生可编程的扫频信号激励含有寄生电感的电容,同时采用对数检波器对经过待测网络后的信号进行检波,在利用AD转换器采集检波器输出的直流信号。利用特定的程序算法比较连续的频率点的输出电平,最终找出谐振点频率,求出电容的自身寄生电感。该方案由于采用了不同于常规LCR电桥的原理,非常适合微小电感的测量,即使对于射频领域使用的微小电感也可以精确测量。其测试结果与采用网络分析仪测试的结果十分接近,基本可以满足大多数应用场合。 相似文献
4.
5.
IGBT模块应用中过电压的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寄生杂散电感会使超快速IGBT关断时产生过电压尖峰,通常抑制过电压的方法会增加IGBT开关损耗或外围器件的耗散功率。介绍了有效抑制IGBT关断中过电压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高频化和高功率密度化是电力电子装置发展的趋势,其中最核心的技术就是电力电子器件的高频化。随着应用中开关频率的进一步提高,SiC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SiCMOSFET)的体二极管正在成为瓶颈。SiC-MOSFET体二极管相对于SiC肖特基二极管,仍然偏大。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分离输出拓扑结构,在开关状态下,屏蔽体二极管的导通,降低反向恢复电流,从而降低SiC-MOSFET的开通损耗,同时抑制桥臂直通的风险。使用安捷伦功率器件分析仪B1505A对M34x功率模块进行了性能和效率测试,用VincotechISE软件对典型光伏逆变器的效率进行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7.
8.
研究了一种适用于电动汽车的集成寄生元件的ZVS变换器,利用变压器的寄生电感和晶体管的输出电容可实现变换器的ZVS功能,使变换器具备经济、紧凑的特点。通过分析电路的工作原理、寄生量的计算和ZVS参数的优化,对变换器的设计进行系统研究,最后在一台1kW样机上进行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9.
寄生电感一直都是电力电子器件应用中需要克服的主要难题,尤其对于高频和大功率应用场合。模块内部的寄生电感会造成关断过程出现过电压,寄生参数会造成模块开关过程中的波形振荡,从而增加了电磁干扰和关断损耗。现在较常用的方法是把叠层直流母线引入到模块内部,但机械结构较复杂,而且成本较高,体积也较大。这里阐述了一种新的基于现有标准模块封装,通过为瞬时电流提供一条额外的超低寄生电感回路,真正实现了功率模块的低寄生电感设计,为大功率高频应用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