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电力系统失步解列综述 总被引:30,自引:7,他引:23
对国内外目前电力工程中应用的电力系统失步解列装置的原理进行了概述和分析,通过对目前失步解列装置研制方法的分析与研究,指出目前大部分应用的失步解列装置的实现原理,实质上反映了失步断面联络线上有功功率周期性过零的特征,这易于将同调机群间发生同步振荡的联络线误切,故建议目前的失步解列装置应具备正确捕捉失步断面(中心)的能力。基于光纤通信系统将失步解列装置组合成失步解列控制系统,应是当前解决大区失步解列问题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但应当首先寻找到可用于协调解列装置的失步断面电气量共性。预测性快速失步解列是当前学术上研究的热点,其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能否准确预测并有效可靠地实现于实际工程之中。最后,对大区多频失步振荡的解列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三段式门极驱动抑制MOSFET关断过冲振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机等感性负载电路中,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MOSFET)关断瞬间容易产生高幅值的高频电压振荡,不仅增加了系统的电压应力,还为系统带来严重的电磁干扰的问题,对MOSFET的关断行为进行研究,通过分析低侧功率驱动电路中门极电压对MOSFET关断过程的影响,推导出了关断过冲电压随门极电压变化的关系式;基于分析提出了闭环的三段式门极电压控制方法,并设计了电路,电路在漏极电压首次超过母线电压的瞬间,自动生成一段辅助电平信号,并施加至门极,用以抑制电压过冲和振荡。分析及实验结果表明,该电路简单、灵活、动态响应迅速,可以非常有效的抑制高幅值的高频电压振荡。 相似文献
3.
4.
提出了一种新的恒频隔离式变流器,该变流器采用1个耦合电感来实现整个线路和负载范围内主开关的零电压切换.由于该耦合电感并未以1个串联电感的形式出现在负载电流通道内,故不会产生负载的周期损耗.也不会在输出整流器两端产生严重的电压振荡.该变流器的性能在1个1 kW的实验原型电路中得到了证实. 相似文献
5.
6.
(1)启动与振荡电路由红线来的300V直流电压经启动电阻R1降压后,加到ICl(UC3842)的⑦脚,当⑦脚电压达到16V时,UC3842的⑦脚内的基准电压发生器产生5V基准电压,从IC1⑧脚输出,经R4、C2形成回路,对C2充电到一定值时,C2就通过UC3842迅速放电,在IC1④脚上产生锯齿波电压,送到内部振荡器,从IC1⑥脚输出脉宽可控的矩形脉冲,控制开关管V1工作在开关状态。电路启动工作后,开关变压器T1"一次"绕组的感应电压经电容C1耦合至脉冲变压器T1"一次"绕组, 相似文献
7.
故障现象:光栅暗,行不同步,光栅水平方向重叠于中间,左右两侧为黑屏。故障分析:故障现象说明行输出级输出的行扫描脉冲幅度小且频率不对。故障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行扫描电路工作电压低;另一个是行振荡电路有问题。 相似文献
8.
针对交直流电网中因为直流控制与发电机控制欠协调而导致的交流联络线功率低频振荡问题,运用MAS与参数约束非线性优化算法结合来解决直流控制与送端机组间的协调.该方法将直流控制与发电机控制分别用Agent代理,参数约束非线性优化算法嵌入各Agent模块进行局部参数优化计算,并向协调Agent提供各自的整定参数,通过协调Agent统一调整,最终实现直流控制与送端机组间控制参数的优化调节,在全局协调的方式下增强交流联络线低频振荡的阻尼.文章以南方电网贵广直流和天广直流线为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2001年10月30日10:57分,某电厂在断开110kVⅠ-Ⅱ段母联110开关进行计算机监控系统比LCU接入工作时,由于110kVⅠ段三回出线负荷重,无功缺额,引起110kvⅠ段母线系统低电压振荡18分钟。从这次事故的发生及处理过程充分暴露出系统运行方式安排分析不当、运行人员业务技术水平、事故分析处理能力等方面的问题十分突出。本文就此做较为详细的分析,意在提高运行人员对较复杂事故的分析判断处理能力和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