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94篇 |
免费 | 22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91篇 |
综合类 | 33篇 |
化学工业 | 5篇 |
机械仪表 | 2篇 |
建筑科学 | 12篇 |
矿业工程 | 7篇 |
能源动力 | 1篇 |
轻工业 | 4篇 |
石油天然气 | 1篇 |
武器工业 | 3篇 |
无线电 | 754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9篇 |
冶金工业 | 2篇 |
自动化技术 | 8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19篇 |
2015年 | 18篇 |
2014年 | 59篇 |
2013年 | 45篇 |
2012年 | 98篇 |
2011年 | 147篇 |
2010年 | 129篇 |
2009年 | 128篇 |
2008年 | 71篇 |
2007年 | 69篇 |
2006年 | 82篇 |
2005年 | 55篇 |
2004年 | 29篇 |
2003年 | 33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介绍了EPON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多点控制协议,利用该协议完成自动发现和注册。然后探讨了EPON系统中ONU自动加入和注册存在的安全隐患,结合EPON自身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注册过程的认证机制。仿真结果表明,ONU能够快速准确地在OLT上实现注册。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业务和市场规划、战略规划、技术分析和成本对比等四个方面,论证了在三网融合时代,EPON十LAN/COAX模式是广电网络双向化改造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EPON系统与EoC的组成及原理,以此引申出EPON+LAN、EPON+EoC的技术模型,通过EPON+LAN与EPON+EoC的技术对比,根据其优缺点,结合双向网络建设的实际情况,分析双向网络改造中对EPON+LAN与EPON+EoC接入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随着IPTV、VOD、视频会议、VoIP等新兴网络业务的兴起,目前流行的几种宽带接入技术如xDSL、Cable Modem、LMDS将逐渐难已满足人们对带宽的需求.光纤到户(FTTH)是未来发展的目标,无源光网络(PON)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种理想技术.如何实现视频、音频和数据在互联网上的透明传输,EPON作为多业务宽带接入方式具有优异的特性,它利用成熟的以太网技术和低成本的光纤设施,维护容易,实现简单,易于扩展和升级.主要讨论了广西电信采用的EPON的FTTH方案,对采用EPON的FTTH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6.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当前光纤到户(FTTH)的主流实现方案--基于以太无源光网络(EPON)的认证和安全保密技术.特别是针对EPON系统自身的安全隐患及解决方案进行了比较,并对当前设备提供商的解决方案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文中介绍了EPON的特点。阐述了我国发展EPON需考虑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结合实际提出了EPON系统在实际设计与应用中的一些问题,最后探讨了EPON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At present, the maximal transmission distance between the optical line terminal (OLT) and opticalnetwork unit (ONU) of an Ethem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EPON) system is 20 km.However, this distance should be extended to 50 km or even longer in some applications such as fiber to the village (FTTV).A method for extending the transmission distance of an EPON system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n which the optical power amplifier and the adjustment of dynamic bandwidth allocation (DBA) are the key technologies. 相似文献
9.
三网融合是下一代电信运营商网络发展趋势,本文分析研究了如何采用合波技术和GPON技术,实现在一张光纤到户网络上将语音、数据、广播电视网络的融合,使网络资源更加高效、合理的利用,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