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0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26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43篇
化学工业   337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12篇
矿业工程   27篇
能源动力   16篇
轻工业   275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180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53篇
冶金工业   32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研究SV型和SX型混合单元在全静态乳化器的混合机理,使用群体平衡模型对乳化器内部流场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SV型与SX型混合单元的混合机理是油相与水相材料通过混合单元时其空间流动方向改变,在流场内形成大量的漩涡,从而达到乳化的目的;通过比较流体在经过SV型和SX型混合单元后的水相索特平均直径(d_(32)),得出SV型混合单元的乳化效果更强,但同时消耗更多的能量,压降更大。  相似文献   
2.
The wax deposition of crude oil during transportation reduces the inner diameter, blocks the pipeline, and eventually increases the cost of petroleum production. This study reports a paraffin-degrading bacterial strain DG2 isolated from petroleum-contaminated soil. The effect of this strain on the removal of paraffin in crude oil was investigated. DG2, identified as Pseudomonas, produced biosurfactant that reduced the surface tension to 35.7?mN/m?1 and exhibited high emulsification activity. Results of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analysis of the waxy crude oil treated by DG2 showed decreased heavy hydrocarbon fractions (C25 and C32). The degradation test revealed that DG2 reduced the wax appearance temperature by 4.16?°C and the viscosity by 23% of the waxy crude oil.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paraffin-degradation strain DG2 may be used for effective paraffin biodegradation.  相似文献   
3.
Problems in paraffin deposition occur frequently in oil exploitation. Considering the problem that some paraffin removal and prevention strains cannot grow in high-salinity reservoirs, we domesticated four salt-tolerant laboratory bacterial strains. Crude oil emulsification effect, paraffin removal rate, and paraffin prevention rate of the strains were evaluated. KB and JH-A strains exhibited good paraffin removal and prevention effects, with paraffin removal rates of 51.82% and 81.56%; and 51.82% and 80.90%, respectively.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 analysis of paraffin components before and after biodegradation was performed on KB and JH-A strains. Results showed that relative contents of n-alkanes between C15–C23 and C27–C30 evidently decreased, indicating their good biodegradation. This technique provides a new method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paraffin removal and prevention in high-salinity reservoirs.  相似文献   
4.
针对大庆西部斜坡稠油在开采过程中与地层水和注入水乳化生成高黏的油包水型乳状液降低地层流动性的问题,通过流变性实验和岩心流动实验,研究了乳化、温度及地层渗透率对稠油黏度和地层流动性的影响规律,明确了原油在地层中流动困难的原因及改善流动性的技术方向。结果表明:含水乳化和温度是影响其黏度的主要因素,温度由30℃上升至120℃,脱水稠油黏度降低了95.5%;当含水率低于70%时,原油与水形成油包水型乳状液,含水率越大黏度越大,含水率为70%的稠油的黏度是脱水黏度的30倍左右;地层渗透率、温度及含水乳化对原油地层流动性具有显著的影响,地层渗透率越低、温度越低、含水乳化越严重,原油流动性越差,不同温度和含水率下的采油指数相差可达10倍以上。因此,促使含水稠油乳状液转相是油田降黏增产的有效途径。研究成果对同类油藏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针对铜阳极泥氯化浸金液含铜高造成稀贵金属置换困难且损失量大的问题,采用Lix984萃取分离铜,进行萃取槽连续试验,考察铜萃取率变化,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解决方案。试验发现采用Lix984从含铜10~20g/L和Cl-~200g/L的氯化浸金液中分离和回收铜,技术上可行。在萃取混合时间3min、萃取相比(O/A)2/1、反萃水相为180~260g/L硫酸条件下,经过4级萃取、2级洗涤和2级反萃,铜直收率可达99%以上。金、银、钯、铅、镍等不被萃取,仅有少量夹带,可洗涤回收。萃取过程发生界面污物累积和乳化,主要与料液含固量高、金属离子水解、相比和搅拌速度不当、萃取剂降解等因素有关,可通过精滤、过渡槽调pH值、实时监控流量和转速、定期补充萃取剂和清除第三相等措施,实现萃取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6.
MAH-g-PP由于其高分子量、高熔融黏度、高结晶性、低熔融流动指数(MFI)、高疏水性以及相对较低的极性而很难被乳化。本文介绍了MAH-g-PP乳液制备方法的发展过程,讨论了溶液乳化法和熔融乳化法对乳液性能的影响,总结了MAH-g-PP乳化难易程度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前,对于聚表剂多采用瓶试法来表征其乳化性能,本研究讨论了聚表剂水溶液原油乳液的制备方法,在瓶试法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油砂吸附前后粘度及析水率评价,乳液稳定性评价,乳液微观结构观测等方法评价了驱油用聚表剂的乳化性能,丰富了聚表剂乳化性能表征手段。  相似文献   
8.
于海峰  王洪光  徐元厂  王璐 《陕西化工》2014,(4):688-691,695
以平均粒径、载药量、包封率及总评归一值为评价指标,运用星点设计考察芯材比、油水相比、壳聚糖浓度对微球制备的影响,对结果进行二项式拟合,效应面法选取最佳工艺条件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显示,最佳工艺条件为:油水相比为4.2∶1,壳聚糖浓度为2%,交联时间为3.5 h。在此条件下,制得的微球粒径均一,球形圆整,平均粒径为7.21μm,包封率为61.34%,载药量为70.12%。体外释放行为符合Higuchi方程,2 h和24 h时累积释放率分别为32%和84%。  相似文献   
9.
以二甲基硅油(1 000 mPa·s)为主要原料,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NP-4和吐温-80复配为乳化剂,天然高分子明胶为稳定剂,采用高速剪切乳化法制备了水包油型(O/W)硅油乳液。考察了乳化剂HLB值及用量、硅油含量、稳定剂用量、乳化温度、剪切速度、剪切时间等制备条件对硅油乳液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在乳液体系中w(硅油)=35%,w(乳化剂)=10.5%,w(稳定剂)=0.3%;乳化温度35℃,剪切速度11 000r/min,剪切时间10 min。在上述工艺条件下,所制得的硅油乳液外观呈白色、细腻、均一的液体,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乳液平均粒径为1.2μm左右,乳液固体质量分数为46%左右。  相似文献   
10.
采用乳化工艺制备了溴化丁基橡胶(BIIR)胶乳,研究了乳化剂种类、BIIR正己烷溶液浓度、乳化时间、乳化转速、胶乳体系pH值及蒸馏方式对BIIR胶乳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化BIIR的最佳条件为:BIIR正己烷溶液中BIIR质量分数为15.00%,体系pH值调节至11~12,高速剪切乳化时间为30 min,高剪转速为5 500~6 000 r/min,采用负压(压力为-0.04 MPa)旋转蒸馏,所得BIIR胶乳的蒸馏破乳率较低,且总固物质量分数可以达到45.00%以上;使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钙溶液破乳成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