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2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44篇
电工技术   9篇
综合类   56篇
化学工业   13篇
金属工艺   21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112篇
矿业工程   205篇
能源动力   8篇
轻工业   26篇
水利工程   37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15篇
一般工业技术   24篇
冶金工业   14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顶板灾害在我国煤矿灾害事故中发生起数和死亡人数始终占据首位,是困扰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难题。笔者开展了顶板岩性、矿压显现特征和顶板灾害案例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回采工作面顶板灾害主要表现为片帮冒顶、顶板大面积突然垮落和大面积切顶压架3种类型。系统分析了各类型顶板灾害的发生特点及致灾原因:片帮冒顶多发生于松软煤岩体,采煤方法不合理及管理不当的工作面;顶板大面积突然垮落一般为坚硬顶板大面积悬顶、瞬时垮落所致;大面积切顶压架主要发生在薄基岩浅埋深工作面或顶板累积下沉量大引起顶板在煤壁处断裂的工作面。针对我国顶板灾害监测与防治,建立了工作面顶板灾害全景监测预警技术架构,即采用微震监测系统监测远场顶板活动,采用矿压监测系统监测近场顶板运动,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监测煤壁片帮时空演化,通过监测数据系统分析,动态掌握采场围岩的活动规律和支架工况,实现顶板灾害监测预警。提出了工作面开采全过程的顶板灾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在工作面开采前确定合理采煤方法,合理工作面布置方式,科学开采参数及优化设备选型配套,这是防治顶板灾害的核心技术;在开采过程中保持支架良好的工况辅以顶板弱化技术,进而实现工作面顶板灾害防治。  相似文献   
2.
胡训健  卞康  刘建  谢正勇  陈明  李冰洋  岑越  刘振平 《岩土工程学报》2021,(4):725-733,I0003,I0004
基于颗粒离散元方法,通过构建损伤因子,提出了平行黏结水弱化模型,建立了考虑胶结物力学参数的非均质性的颗粒流模型。通过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正确性和适用性。主要结论如下:(1)岩石胶结物的非均质性对岩石宏观力学性质存在一定影响。随着均质性因子m的增加,岩石均质性增加,单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也随之增加,符合指数函数关系;(2)随着黏结面积系数的增加,岩石所储存的总应变能的总量和增速逐渐降低;(3)岩石在干燥状态下,微裂纹倾角集中于80°~100°,随着黏结面积系数的增加,微裂纹倾角的分布范围逐渐增加;(4)随着黏结面积系数的增加,岩石破裂面更为密集,且贯通性增强。研究结果可为深埋隧道遇水产生围岩大变形、库岸涉水边坡变形等问题的细观机制研究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魏天乐 《中州煤炭》2021,(12):305-309,313
针对潘津煤矿二采区23-25号煤层赋存条件,提出采用深孔预裂爆破的方式来弱化顶板;基于断裂力学、爆炸动力学分析了顶煤深孔预裂爆破原理及煤体爆破破坏分区特征;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及煤体力学特征,合理地对炸药类型、不耦合系数、封孔系数及起爆方式等爆破参数进行分析,利用数值分析软件ANSYS LS_DYNA确定了最优不耦合系数为1.25,封孔系数为0.25;依据确定的最终参数计算得到爆破下顶煤破碎区半径、裂隙区半径分别为0.836 4、3.942 6 m,弹性震动区半径约5.6 m,并确定炮孔间距为8 m。基于工作面的工程地质条件,提出了两巷超前预裂深孔爆破的顶煤预裂方案,该方案应用于工程实践后,能有效地弱化顶板,提高回采率。  相似文献   
4.
流体的加入会较大程度地降低岩石的流变强度, 产生弱化效应并使得岩石由脆性向韧性转变。发育在诸广山印支期花岗岩中的塘洞韧性剪切带为一高角度的、以压扁为主兼具右行走滑的变形带, 其韧性变形具有西强东弱、南强北弱的宏观特征。详细的野外构造解析与显微构造观察表明, 该剪切带横向上的不对称性和走向上的差异变形, 是由以大量富硅流体贯入为标志的流体作用, 通过反应弱化(长石向石英、绢云母转化)、升温效应和(或)水解弱化等机制导致。流体作用导致岩石的流变弱化可作为流体来源于同构造析出的重要证据。塘洞韧性剪切带内大量发育的面理化石英脉为韧性剪切变形同构造分泌结晶脉, 其年代学分析将塘洞韧性剪切带活动时代限定在早燕山期。  相似文献   
5.
《工程爆破》2022,(6):73-79
为解决高耸钢砼桥墩上部倾斜导致的工程质量不合格问题,采用保护性控制爆破将上部倾斜部分钢砼桥墩予以拆除,同时保留下部未偏斜部分桥墩不受破坏。采用开设组合形状切口,预开定向窗、导向窗;设置组合高差卸荷槽,预伤钢筋弱化抗压抗拉能力为关键措施的控制爆破方案。方案实施取得了十分满意的效果,上部拟拆除部分桥墩顺利倾倒下坠,下部保留部分桥墩完好无损。采用保护性控制爆破技术能高效、安全地解决类似高耸钢砼桥墩(构筑物)部分拆除、部分保留利用的问题,并能取得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针对导管架基础海上风机(OWTs),开展台风极端循环荷载下整体结构的动力响应数值计算与分析. 在数值计算中分别采用美国石油学会(API)规范的系列桩-土相互作用模型(p-yt-zQ-z)、可考虑桩-土界面竖向强度和刚度循环弱化效应的弹塑性t-z模型以及桩-土侧向弹塑性p-y模型. 数值研究结果表明,t-z弹簧对导管架基础海上风机泥面处抗倾覆弯矩的贡献最大;p-y弹簧的贡献可能为负,其主要作用为抵抗水平力;Q-z弹簧的贡献较小,可忽略不计. 考虑t-z弹簧的循环弱化效应会大大增加基础顶点处的转角响应;考虑t-zp-y弹簧循环弱化耦合作用,导管架基础的平动更为明显,基础顶点处的位移响应明显增大. 在工程设计中须对桩-土循环弱化效应予以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7.
针对巷道开挖以及回采过程中围岩应力平衡-卸压二次平衡引起的巷道大变形问题,利用应变测试仪及红外热像仪对白砂岩三轴加载-卸载后单轴再加载的破坏过程进行监测.实验结果表明:试件单轴加载破坏形态与初始损伤程度有关,白砂岩三轴加载超过57.5%峰值强度后卸载,单轴再加载破坏形态发生了改变;岩石单轴加载过程中环向应变速率与岩石裂隙大小有关,裂隙越大,环向应变速率越大,反之,应变速率则越小;单轴再加载损伤后的岩石,存在张裂变形与剪切滑移变形,破坏时以剪切滑移为主.试件剪切破坏时滑移面温度急剧升高.  相似文献   
8.
基于岩石破碎原理分析研究用于钻进坚硬致密岩石的钻头及其性能,设计预合金粉胎体性能以及热压工艺参数。在此基础上,提出使用氧化铝空心球弱化钻头胎体,并对添加粒度尺寸0.3 mm、0.6 mm、0.9 mm和体积分数12%、15%和18%的氧化铝空心球制备的胎体进行耐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胎体耐磨性分别降低了9%~31%;当氧化铝空心球粒度尺寸为0.3 mm,体积分数为18%时,胎体的耐磨性降幅达到最大的31.25%。   相似文献   
9.
刘兴 《中州煤炭》2018,(8):201-204
为了提高中硬煤层综采工作面的块煤率,根据矿井的地质条件及设备选型,从开采工艺和装备两方面进行了研究。采用微差爆破技术对工作面煤壁进行了弱化;对采煤机参数进行了优化,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校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煤层弱化与采煤机参数优化相结合的技术措施后,井下工作面的块煤率提高了4.34%,地面块煤率提高了8.59%,块煤率得到了明显提高,给煤矿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