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利用假丝酵母进行棉籽饼脱毒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本课题以假丝酵母ZAU-1菌株,研究其对游离棉酚的降解作用。结果表明:假丝酵母ZAU-1降解游离棉酚达90%以上;含游离棉酚368ppm的棉仁饼经该菌株发酵后未检出游离棉粉;Horner′s法急性毒性试验证明为无毒。试验还分析了假丝酵母ZAU-1利用棉仁饼固态发酵过程,以及其固态发酵的动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2.
复合固体发酵对棉籽饼脱毒效果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通过测定发酵底物中游离棉酚(FG)、粗蛋白质(CP)含量,体外法测定饲料蛋白质消失率等方法研究热带假丝酵母ZD-3(Candida tropicalisZD-3)与黑曲霉ZD-8(Aspergillus nigerZD-8)复合固体发酵对棉籽饼粕脱毒效果的影响;碳酸钠以及矿物质处理对棉籽饼复合发酵脱毒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发酵可极显著(P<0.01)地降低棉籽饼底物游离棉酚含量,脱毒率为91.64%;棉籽饼底物粗蛋白含量提高27.83%;粗蛋白体外消化率提高20.90%。结果表明,复合发酵效果明显优于单菌发酵棉籽饼底物的效果,不但达到棉酚脱毒的目的,而且发酵饲料营养价值显著提高。底物中添加碳酸钠及复合矿物质可促进棉籽饼的发酵脱毒效率。 相似文献
3.
4.
5.
棉籽饼粕中棉酚对动物机体的毒害作用及其预防措施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棉籽饼粕(Cotton Seed Cake)可作为优质蛋白饲料饲喂给动物日粮,但由于其所含的棉酚对动物有毒害作用,故在使用前必须进行脱毒处理。阐述了棉籽饼粕中棉酚对动物机体的毒害作用及其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高效降解棉酚菌种的选育及小试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从霉变的棉籽饼和现已收集保藏的部分霉菌和酵母中分离、选育了10多株能降解棉酚的酵母和霉菌,再经理化因子诱变和棉酚诱导驯化,最后获得了4株高效降解棉酚的菌株,它们分别属于假丝酵母、球拟酵母、黄曲霉和黑曲霉等。通过对棉籽饼固态发酵小型试验,脱毒后棉籽饼中游离棉酚的含量均达到安全的标准(最低游离棉酚的含量为220PPm);脱毒后的棉籽饼与硫酸亚铁法相比,外观色泽好、口感好,且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有明显地提高。 相似文献
7.
假丝酵母ZD-3与黑曲霉ZD-8复合固体发酵对棉籽饼脱毒及营养价值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目的为研究热带假丝酵母ZD-3与黑曲霉ZD-8复合固体发酵对棉籽饼粕脱毒效果、蛋白质营养价值及显微形态结构等的影响。利用热带假丝酵母ZD-3和黑曲霉ZD-8对棉籽饼进行单菌及复合固体发酵,然后测定发酵底物中游离棉酚(FG)、氨基酸含量,体外法测定饲料蛋白质氨基酸消失率,用环境扫描电镜拍摄底物发酵后的显微形态结构变化等。试验结果:复合发酵可极显著(P〈0.01)地降低棉籽饼底物游离棉酚含量,脱毒率为91.64%;棉籽饼底物粗蛋白、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提高27.83%、18.15%、19、18%;提高粗蛋白、总氨基酸及必需氨基酸体外消化率分别为20.90%、26.16%、24.47%,赖氨酸和蛋氨酸分别增加20.24%、66.29%。环境扫描电镜图片表明,复合发酵处理棉籽饼底物后,黑曲霉形态结构发生变化,其菌丝变细,未观察到抱子头,只见光秃秃的顶囊。酵母菌形态未发现有明显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发酵效果明显优于单菌发酵棉籽饼底物的效果,不但达到棉酚脱毒的目的,而且发酵饲料营养价值显著提高。复合发酵时,热带假丝酵母ZD-3对黑曲霉ZD-8的形态变化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棉籽饼粕脱毒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棉籽饼粕中投加尿素并加热处理,能有效地与饼粕中游离棉酚结合而脱除毒性。本法对含游离棉酚0.1649%的饼粕,投加尿素加热处理,脱毒后饼粕中游离棉酚含量降到0.0307%,处理后饼粕中蛋白质含量的54.81%,用作肉用仔鸡饲料,经喂养试验表明效果好于常用配合饲料。 相似文献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