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7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24篇
化学工业   29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15篇
建筑科学   80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420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肥胖,作为一种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不仅影响个体的工作、生活、美观,而且对健康具有明显的危害性,其高发率也增加了国家和社会的经济负担。近年来,减肥药物的潜在安全风险日益受到关注,安全有效的天然来源产品作为新的减肥手段逐渐成为新的研发热点。三萜皂苷是一种天然来源的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在本文中,主要讨论了三萜皂苷对肥胖的抑制作用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三萜皂苷在抑制消化酶活性、调节食欲、调节脂质代谢能量消耗以及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四个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分析了不同三萜皂苷组分在抑制肥胖研究中的效果差异,并展望了三萜皂苷在相关营养保健产品中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许多慢性代谢疾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生酮饮食(ketogenic diet,KD)作为潜在的临床营养辅助治疗方法,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对糖代谢具有调节作用的生酮饮食辅助干预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多,并且取得了积极的结果。本文概括了酮病生理学、生酮饮食的基础及安全性,从代谢的角度重点介绍了生酮饮食在顽固性癫痫病和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慢性代谢疾病:肥胖、糖尿病和癌症预防及辅助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我国临床营养辅助医疗的发展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3.
肥胖作为摄食过剩介导代谢紊乱的一种典型的代谢综合征,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食物奖赏在摄食过量中扮演重要角色,对肥胖的发生、发展起关键作用。近几年的研究发现脑肠肽、瘦素、胰岛素和肠道微生物菌群可直接或间接通过肠-脑对话影响机体的食欲和体重,在肥胖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综述重点探讨肠-脑对话在食物奖赏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以期为肥胖防治研究拓展思路。  相似文献   
4.
利用高脂饮食诱导人源菌群(human flora-associate,HFA)肥胖小鼠模型,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肥胖小鼠的降脂功效。无菌昆明(KM)小鼠灌胃健康人粪便悬液构建HFA模型后随机分为两组:高脂组40只和普通组10只,分别喂食高脂饲料和普通饲料,8周后各处死10只,测定小鼠体重、肝重、附睾脂肪垫重量、血糖血脂含量以及肝脏和附睾脂肪垫苏木精-伊红(HE)染色。将获得的肥胖小鼠随机分为三组,即对照组,0.2%EGCG低剂量组和0.8%EGCG高剂量组,喂食普通饲料,8周后全部处死,测定同上指标。结果表明高剂量组小鼠附睾脂肪垫重量、总胆固醇(Tch)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分别降低了48.15%、28.64%和43.16%,同时脂肪细胞大小较对照组也显著减小,除此之外EGCG干预组肝脏病变程度较对照组有明显好转。由此证实,EGCG对肥胖HFA小鼠降脂及肝脏损伤修复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普洱茶改善高脂饲料饲喂大鼠的胰岛素抵抗作用,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高脂对照组和普洱茶低(0.45 g/kg·bw)、中(0.90 g/kg·bw)和高(1.35 g/kg·bw)剂量组。灌胃给药,测体重、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胰岛素(insulin,INS)及肝糖原水平,同时利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测定普洱茶对大鼠肝脏中葡萄糖激酶(glucokinase,GK)、肝糖原合成酶(glycogen synthetase 2,Gys-2)、葡萄糖-6-磷酸酶(glucose-6-phosphatase,G6pc)、胰岛素受体(insulin receptor,INSR)和附睾脂肪中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cose transporter-4,GLUT-4)、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mRNA 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普洱茶能显著降低大鼠体重、脂肪系数、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及G6pc表达水平,增加肝脏中GK、Gys-2和INSR表达水平,显著增加附睾脂肪组织中PPAR-γ和GLUT-4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普洱茶能够通过增加GK、Gys-2、INSR、PPAR-γ和GLUT-4表达水平以及降低G6pc表达水平,改善大鼠的胰岛素抵抗状态,有效地降低血糖水平,从而预防II型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相关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陕西泾阳茯砖茶中冠突散囊菌的鉴定标志, 鉴定泾阳茯茶中的冠突散囊菌, 并研究其降脂作用。方法 从泾阳茯茶中分离筛选真菌, 观察其在3种不同培养基的生长特征, 结合形态学观察和真菌内源转录间隔区(internally transcribed spacer, ITS)基因序列同源性比对; 人工接种菌种至不同产区茶类中, 对接种至茶叶中菌种的形态学、扫描电镜(scan electron microscope, SEM)鉴定和接种后茶叶进行感官审评; 最后建立小鼠肥胖模型, 探讨回接冠突散囊菌后黑茶水浸提物对肥胖模型鼠的作用。结果 筛选分离得到的菌株(JY1)为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 E.C.); 该菌在几种试验茶类均可以良好“发花”; 除红茶外, 其余茶样闭囊壳较饱满且子囊孢子的“赤道”周围存在较多小孔, 而红茶表现出以分生孢子为主; 接种后的散茶, 在香气, 汤色和滋味上均有不同程度变化; 与肥胖模型组相比较, 发花茶能显著抑制鼠体质量增长和Lee`s指数, 使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下降, 皮下脂肪细胞直径明显变小。结论 陕西泾阳茯茶中冠突散囊菌“赤道”周围存在较多小孔的电镜结果有可能作为陕西茯茶的特异性鉴定标志, 该菌可在黑茶, 红茶, 白茶, 绿茶上优势生长, 不同程度改变接种后的茶叶香气、汤色、滋味。回接冠突散囊菌后黑茶可降低血清总胆固醇水平, 同时有抑制脂肪细胞体积增大的作用, 且作用有一定时效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两种乳酸杆菌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的干预作用。方法:将72 只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成6 组,分别为普通饲料组、高脂饲料组、高脂饲料和Lactobacillus casei NCU011054低剂量组、高脂饲料和Lactobacillus casei NCU011054高剂量组、高脂饲料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NCU433低剂量组、高脂饲料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NCU433高剂量组。每周对小鼠称体质量,并在第9周末(动物实验结束)处死小鼠,测定小鼠空腹血糖浓度、Lee’s指数、器官指数及器官功能指标水平、血清生化指标水平、血清瘦素和脂联素质量浓度、肝脏氧化应激指标水平、肝脏胆固醇(cholesterol,TC)和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含量,制作脂肪组织病理切片观察脂肪细胞形态和分化情况,检测小鼠粪便中短链脂肪酸的含量。结果:两株乳酸杆菌显著降低了小鼠体质量增量、Lee’s指数、空腹血糖浓度以及血清中TC、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血清瘦素水平(P<0.05),并显著升高了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和脂联素水平(P<0.05)。此外,乳酸杆菌的摄入有效抑制了肥胖小鼠脂肪细胞的分化并改善了肝脏脂代谢紊乱。结论:两株乳酸杆菌对肥胖小鼠具有有效的干预作用,其能够通过调节小鼠体内脂类相关水平的变化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低聚果糖对C57BL/6小鼠肥胖预防及其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低聚果糖(fructooligosaccharides,FOS)对 C57BL/6小鼠肥胖预防及其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将50 只雄性5 周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 组,正常组食用正常饲料,其他组通过食用高脂饲料构建肥胖模型,正常组、模型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实验组灌胃给予高、低剂量的FOS,阳性对照组灌胃给予奥利司他,实验进行6 周。采用高通量16S rRNA基因扩增测序、酶联免疫吸附测试等方法,分析FOS对C57BL/6小鼠的肥胖预防及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高、低剂量FOS都显著降低了肥胖模型小鼠的Lee’s指数、附睾脂肪指数(P<0.05),并显著升高了肥胖模型小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浓度(P<0.05);高剂量FOS显著降低了肥胖模型小鼠的体质量增量及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水平(P<0.05)。在肠道菌群方面,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拟杆菌门(Bacteroidota)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FOS干预组小鼠肠道菌群得到一定恢复,菌群组成与正常组趋近。综上,FOS可控制小鼠肥胖,改善其肠道菌群。  相似文献   
9.
吴平 《中国酿造》2021,(1):I0016-I0016
随着生活质量改善,被称之为“富贵病”的糖尿病发生几率不断提高,俨然成为现代社会面对的主要“健康杀手”之一。糖尿病的致病原因较为复杂,家族遗传、身体肥胖、过度劳累、生活状态不规律等都可能诱发,如不能有效控制,随着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导致并发症出现,患者可能面临器官损害、失明、截肢甚至死亡等风险。根据现有糖尿病治疗经验来看,无论哪一种类型的糖尿病,饮食控制都是有效的、也是最基本的改善措施。科学的饮食搭配、合理的饮食方法有助于改善人体代谢,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降低血糖、血脂、血压等作用,在此基础上配合适当的药物治疗、运动健身,能够有效地改善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0.
采用Infoot~?足部三维扫描仪跟踪测试了35名儿童的脚型结构,其中肥胖儿童14名,正常儿童21名,跟踪测试持续3年,每年1次。分别选取肥胖儿童与正常儿童的10组脚型特征部位参数进行对比分析,探究肥胖与正常儿童的脚型差异以及三年的足部发育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相同年龄下,肥胖儿童足部各特征部位参数均显著大于正常儿童;(2)肥胖儿童与正常儿童出现明显差异的脚型结构特征部位点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多。(3)儿童脚长与身高呈正相关,脚型围度向数据如跖趾围长及基本宽度与体重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