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3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107篇
化学工业   301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28篇
建筑科学   166篇
矿业工程   10篇
能源动力   9篇
轻工业   2405篇
水利工程   22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武器工业   20篇
无线电   3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2篇
冶金工业   29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4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253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210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71篇
  2007年   173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41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30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不同种类陈年老茶中16 种真菌毒素的方法。样品经甲酸-乙腈(10∶90,V/V)溶液提取,提取液加入QuEChERS盐包振摇离心,过OASIS PRIME HLB小柱和dSPE净化管处理,以ACQUITY UPLC HSS T3 C18色谱柱分离,采用电喷雾正离子的多反应离子监测模式,茶叶基质匹配标准溶液。结果显示:16 种真菌毒素在各自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在茶叶基质中3 个不同添加水平下的加标回收率在63.4%~109.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7%~11.3%,方法检出限为0.03~7.00 μg/kg。选取了121 份陈年老茶样品进行检测,1 份乌龙茶样品检出黄曲霉毒素B1,含量为34.0 μg/kg,1 份红茶样品检出赭曲霉毒素A,含量为1.6 μg/kg。本方法稳定、准确、灵敏、快速,能够满足各种茶叶样品中多毒素残留分析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李欣  陈梅  席毅  王欣  单媛媛  吕欣 《食品工业科技》2022,43(12):347-353
为初步探究葛根麦冬复合茶降血糖作用,本研究对正常小鼠进行葛根麦冬复合茶干预,并建立高血糖小鼠模型,将高(3.0 g/kg BW)、中(2.0 g/kg BW)、低(1.0 g/kg BW)剂量的葛根麦冬复合茶对高血糖模型小鼠灌胃,检测小鼠体重、空腹血糖及糖耐量指标。此外,对高血糖人群进行干预,对照组服用安慰剂,实验组服用葛根麦冬复合茶,每日2次,每次3 g,持续60 d。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糖化血红蛋白、血糖和临床症状变化情况。葛根麦冬复合茶对正常小鼠的体重、血糖无影响,但高、中剂量组高血糖模型小鼠餐后2 h血糖显著、极显著降低(P<0.05,P<0.01),高剂量组高血糖模型小鼠血糖曲线下面积显著减少(P<0.05)。经过临床试验,葛根麦冬复合茶可以极显著降低高血糖人群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P<0.01),血糖下降有效率为70.91%,以及改善口渴多饮、多尿、多食易饥、倦怠乏力症状有效率均达44.90%以上。本研究表明葛根麦冬复合茶具有辅助降血糖作用,对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3.
以D-半乳糖(D-galactose,D-gal)皮下注射建立小鼠衰老模型,探究普洱熟茶对衰老小鼠抗氧化酶活力、小肠形态结构、肠道菌群多样性及肠道微生物结构变化等的影响。本实验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衰老组和普洱熟茶组,18 周后,对小鼠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力、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小肠组织病理和肠道菌群结构(16S rDNA高通量测序)变化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发现,D-gal致衰老小鼠SOD和GSH-Px活力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普洱熟茶显著提高衰老小鼠体内SOD和GSH-Px活力,显著降低MDA含量(P<0.05);在苏木素-伊红染色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衰老组小鼠绒毛长度、隐窝深度和肌层厚度显著降低(P<0.05);与衰老组相比,普洱熟茶组小鼠绒毛长度、隐窝深度和肌层厚度显著升高(P<0.05);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发现普洱熟茶干预改善了衰老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具体表现为拟杆菌门与厚壁杆菌门数量比值显著升高(P<0.05),乳杆菌科和乳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瘤胃菌科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普洱熟茶在正常的3 倍高剂量条件下可改善衰老所致的肠道菌群结构失衡现象,有助于延缓衰老。  相似文献   
4.
以成功造模肥胖及高胆固醇血症大鼠的高脂饲料为基础,以辛伐他汀为阳性对照,比较研究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83.3 mg·kg?1·d?1)+L-茶氨酸(16.7 mg·kg?1·d?1)、EGCG(100 mg·kg?1·d?1)和L-茶氨酸(100 mg·kg?1·d?1)连续灌胃高脂饮食SPF级SD大鼠56 d,以探究L-茶氨酸及EGCG预防肥胖及高胆固醇血症的协同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与正常组相比,高脂饮食组大鼠体重和血脂水平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体重已超过正常组体重的21.2%,血清总胆固醇超过正常组的79.9%,说明肥胖及高胆固醇血症模型大鼠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所有干预组均能有效抑制长期高脂饮食大鼠体重的增长及血脂水平的升高;与L-茶氨酸组相比,EGCG+L-茶氨酸联合干预组体重、血脂、肝脂以及肝脏氧化还原状态均显著改善(P<0.05);与EGCG组相比,EGCG+L-茶氨酸联合干预组在体重、腹腔脂肪质量、肝脏系数、器官指数、肝脏丙二醛含量、肝脏过氧化氢酶活性、血清载脂蛋白B100含量、载脂蛋白B100/A1比值以及肝脏脂质积累方面表现出更好的作用效果;与辛伐他汀组相比,只有EGCG+L-茶氨酸联合干预组的体重、腹腔脂肪质量以及肝脏TG含量显著降低(P<0.05);同时病理切片显示,长期高脂饮食所致肥胖及高胆固醇血症大鼠的组织和器官脂质大量积聚,而EGCG+L-茶氨酸联合干预组则明显改善。由此说明,L-茶氨酸及EGCG在预防肥胖及高胆固醇血症方面具有协同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旨在验证酸性电解水与常规药剂不同用量混配后对防治茶角胸叶甲的减量增效作用。结果显示,酸性电解水配合推荐剂量70%的12%联苯·吡虫啉悬浮剂,防治效果最佳,说明施用酸性电解水防治茶角胸叶甲在减少常规药剂使用量30%的情况下仍能有效控制其为害。  相似文献   
6.
毛鸿霖  杨莉  肖蓉  杨卫星  侯艳 《食品科学》2022,43(18):236-242
为了探究使用云南大叶种茶树制作不同种类的发酵茶德昂酸茶和普洱茶(熟茶)(以下简称“普洱熟茶”)之间的代谢产物差异,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德昂酸茶和普洱熟茶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结果发现,德昂酸茶和普洱熟茶虽原料相同但因其加工方式不同,而存在较大的代谢物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可以显著区分不同发酵工艺茶叶中的代谢产物,共检测出21 类268 种显著性差异代谢产物,占所有代谢物的63.81%,主要包括49 种氨基酸类、39 种脂肪酸、36 种核苷酸类、29 种有机酸、18 种糖类。其中,麦角硫因、3,4-二甲氧基苯乙酸、3-羟基扁桃酸、氯化乙酰胆碱、2-羟基-4-甲基戊酸、米格列醇、L-脯氨酸、4,6-二氧代庚酸、丙二醇、原花青素B2、N-乙酰甘氨酸等差异代谢产物对于不同发酵工艺的茶叶不同滋味品质的形成可能具有重要贡献。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代谢通路分析发现,德昂酸茶和普洱熟茶的氨基酸和核苷酸类物质代谢水平具有显著差异,涉及氨基酸代谢和核苷酸类代谢相关的通路对不同发酵工艺茶叶的滋味品质有重要影响。该研究从植物代谢组学角度揭示德昂酸茶和普洱熟茶的代谢产物差异性。  相似文献   
7.
乡村产业中的化石能源设备逐渐被电能技术替代,引起了乡村负荷波动增大、部分时段产生集中高负荷的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将低品位清洁能源应用至乡村的茶叶生产中,针对烘茶全过程的工艺要求提出了跨临界CO2热泵烘茶技术;并以某茶叶生产乡村为对象,对其代表台区的全年日用电量及产茶日负荷进行了分析,得出采用CO2热泵烘茶后其负荷得到大幅度削减,整体可降低至原负荷的39.6%~46.8%,峰值负荷与平时负荷的比值由原本的13.6降至5.4~6.2。跨临界CO2热泵应用至农产品生产中可有效缓解乡村供电压力。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探究普洱茶品质与年份、贮藏地点之间的关系,选用分别贮藏于昆明和广州两地的,贮藏时间在2年~14年的7个普洱生茶和8个普洱熟茶样品,分析其在不同贮藏环境和时间下安全性、理化品质以及感官评价方面的差异性。结果表明,整体上普洱茶的贮藏环境安全。广州仓更利于生茶的转化,转化效率高,能够较快达到降低苦涩、提高醇和的效果且整体老茶陈香更为明显,而昆明仓更利于突出普洱生茶甘甜香或单一药香。仓储对普洱生茶香气的影响可能大于原料本身。对普洱熟茶而言,广州仓的转化更快,但若希望长期贮藏且追求老茶的木香、药香等陈香品质则建议贮藏在昆明仓。对于熟茶香气而言,原料比仓储条件的影响更大。贮藏14年内,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的品质都有所提升。该文首次提出普洱茶的品质评价应分为3个维度,包括转化的安全因子、品质因子和转化强度因子,并针对普洱茶的不同的特性将理化指标与其进行初步的关联。  相似文献   
9.
对6 款3 个批次不同风格的安溪铁观音茶进行感官审评分析,并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多元统计分析的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和层次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其化学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6 款产品在感官审评上具有一定差异;含水率、游离氨基酸、黄酮类物质是造成不同茶产品滋味差异的关键成分,清香型茶产品A、B具有较高含水率、游离氨基酸,滋味呈“清醇、鲜醇”;浓香型茶产品C、D的含水率、游离氨基酸、黄酮类物质含量居中,滋味呈“醇和、较醇厚”;浓香型产品E、F具有较高含量的黄酮类物质,滋味呈“醇厚、浓醇”;这些滋味成分差异主要受焙火工艺影响。吲哚、茉莉内酯、己酸叶醇酯是决定不同茶产品香气特征的关键成分,清香型产品A、B的吲哚、茉莉内酯、己酸叶醇酯相对含量较高,香气呈“清高”,产品A比产品B具有更多含“青气”的酯类香气物质;浓香型茶产品C、D的吲哚、茉莉内酯香气成分含量最低,香气呈“较浓郁”,产品D的吲哚、茉莉内酯、己酸叶醇酯均稍高于产品C,因而香气更好;浓香型茶产品E、F的吲哚、茉莉内酯香气成分含量居中,烘焙程度稍高,因而香气“浓郁”具有“花果香”,产品F具有更多醛类香气,可能是产品F香气“馥郁”、“花果香”的原因;香气成分差异主要受产品原料以及焙火工艺影响。本研究期望通过化学品质的数据化,为安溪铁观音产品的精制生产、品质管理、风味创新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普洱茶的品质,将伞枝犁头霉(Absidia corymbifera)A1接种于灭菌和未灭菌的晒青茶中,分别进行纯菌发酵与强化发酵(enhanced fermentation,EF)。结果表明,经纯菌发酵后茶叶中茶多酚和5种儿茶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茶褐素和茶红素含量显著增加(P<0.05)。与自然发酵(normal fermentation,NF)相比,EF 中茶褐素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儿茶素、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表没食子儿茶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感官审评时EF茶汤的甜味和厚重感分数增加,苦味、涩味和酸味分数降低;色差仪测定发现EF茶汤的a*、b*值增加,L*值降低。真菌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和细菌16S核蛋白体RNA(16S ribosomal RNA,16S rRNA)扩增子测序发现,伞枝犁头霉A1没有成为EF的优势真菌,但改变了EF微生物群落结构,表现在EF中Brunneoclavispora bambusae、食腺嘌呤芽生葡萄孢酵母、微小根毛霉、葡萄球菌、假单胞菌和芽孢杆菌的相对丰度较NF高,而黑曲霉、马克斯克鲁维酵母、大肠埃希-志贺菌和克雷白氏菌的相对丰度较低。因此,接种伞枝犁头霉A1发酵,可通过与其它微生物的协同作用改变茶叶中的特征成分,从而提高普洱茶的感官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