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完全免费   12篇
  轻工业   12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红曲色素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本文采用固态发酵方法,制备红曲米。以红曲发酵大米为原料,探索红曲色素的浸取工艺,确定了最佳溶剂、浸取温度,在此基础上确定了红曲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并详细研究了红曲色素的热、光、酸碱、药剂稳定性,结果表明:红曲色素在150℃以下相对稳定:红曲色素紫外稳定,而对太阳光敏感:另外红曲色素对各种不同药剂的稳定性不同,少量NaCl、CaCl2几乎无影响,但Cu^2 、Zn^2 等离子对其稳定性有影响;红曲色素对pH是稳定的,红曲色素的抽提液到pH11时还保持稳定的红色。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固态发酵提高普洱茶品质风味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将从传统普洱茶生产中分离出的有益微生物,应用于普洱茶固态发酵生产中。对其进行研究表明。这些微生物的作用对昔洱茶风味的形成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复合固体发酵对棉籽饼脱毒效果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通过测定发酵底物中游离棉酚(FG)、粗蛋白质(CP)含量,体外法测定饲料蛋白质消失率等方法研究热带假丝酵母ZD-3(Candida tropicalisZD-3)与黑曲霉ZD-8(Aspergillus nigerZD-8)复合固体发酵对棉籽饼粕脱毒效果的影响;碳酸钠以及矿物质处理对棉籽饼复合发酵脱毒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发酵可极显著(P<0.01)地降低棉籽饼底物游离棉酚含量,脱毒率为91.64%;棉籽饼底物粗蛋白含量提高27.83%;粗蛋白体外消化率提高20.90%。结果表明,复合发酵效果明显优于单菌发酵棉籽饼底物的效果,不但达到棉酚脱毒的目的,而且发酵饲料营养价值显著提高。底物中添加碳酸钠及复合矿物质可促进棉籽饼的发酵脱毒效率。  相似文献
4.
固态发酵大豆生产豆豉纤溶酶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齐海萍  钱和  王璋  许时婴 《中国油脂》2003,28(12):52-55
以大豆为底物进行固态发酵生产纤溶酶,并对其固态发酵工艺进行了探讨。得出以下结论:最佳发酵时间28h,添加麦芽糖2%、NaCl 0.1%、Ca2^2 0.2mg/kg、Mg^2 0.3mg/kg最高酶活力可达到1256IU/g。豆豉提取物的最适存放温度为37℃以下,最适pH为8,Mn^2 、Ca^2 、Mg^2 对该酶活力有明显的激活作用,添加明胶对纤溶酶活力起稳定作用。PCMB、PMSF、胰蛋白酶对此酶活性抑制率几乎达100%,EDTA、β-巯基乙醇对此酶活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红曲霉固态发酵产生红曲色素工艺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以红曲霉为菌种,固体发酵法生产红曲色素的工艺。从产色素效果和原料的成本来考虑,选用大米做碳源。在发酵过程中添加氮源有利于色价的提高。红曲固态发酵最佳条件是接种量6%,米饭初始水分38%,发酵温度32-35℃,全过程发酵10d。  相似文献
6.
灵芝产品的研究与开发现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肖智杰  王进军  连宾 《食品科学》2006,27(12):837-842
灵芝具有保健和药用价值,目前市面上已出现名目繁多的灵芝产品,然而无论从产品种类还是科技含量上来看,均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灵芝产业的开发及应用研究。本文综述了目前利用灵芝研究开发保健品及药剂的四种主要方式:①以子实体为原料;②以液体深层发酵产生的菌丝体或发酵液为原料;③以固体发酵的菌质为原料,尤其注重新型(双向性)固体发酵工程的研究;④以破壁或未破壁的孢子为原料。文中按类列举了目前国内开发出的各种灵芝产品,并对灵芝产品深入开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固态发酵豆粕生产大豆异黄酮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能分泌β-葡萄糖苷酶的少孢根霉RT-3作为菌种对豆粕进行发酵生产大豆异黄酮甙元。少孢根霉RT-3最大生物量的液态深层发酵工艺:接种1.5g少孢根霉于pH值4.5的黄豆芽培养液100mL,含麦芽糖3g、1%硫酸铵和0.4%尿素,37℃振荡培养24h。固态发酵豆粕生产大豆异黄酮甙元最适工艺:灭菌豆粕在室温加50%灭菌水拌匀,加适量麸皮作碳源,再拌匀;用乳酸酸化发酵基质,再补水25%,混合均质,接种少孢根霉RT-3,于37℃发酵36h。  相似文献
8.
宇佐美曲霉产木聚糖酶的固态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培养基组分及培养条件对宇佐美曲霉(Asp usamii) 固态发酵产木聚糖酶的影响。采用Plack ett Burman和Box Behnken实验设计确定了最佳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为:麸皮3 4g ,玉米芯4 6 g ,NH4NO31% ,KH2 PO40 3% ,CaCl2 0 1% ,MgSO40 1% ,Tween 80 0 4 % (均为相对于固体料的质量百分数) ,液固比为1 2∶1;最佳初始pH为自然pH ,2 8℃静置培养72h ,其间翻曲2~3次。酶活最高达到74 4 2IU/g(干曲)。  相似文献
9.
酸性蛋白酶在玉米酒精浓醪发酵上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了酸性蛋白酶在应用过程中不同因素对它的影响情况,如配料浓度、酸性蛋白酶添加量、不同的酵母品牌、有无糖化工艺等。实验数据表明,为了提高酒精含量,通过添加酸性蛋白酶GC106提高配料浓度是可行的,在小试中配料浓度达到35%,既有利于提高酒精含量,又有利于提高出酒率。经过试验,确定了合理的、经济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0.
影响固态发酵白酒中杂醇油生成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固态发酵白酒生产中发酵力、糖化力、蛋白分解力对杂醇油生成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发酵速度对杂醇油的生成有影响,当发酵速度快时,杂醇油的生成量较低;增加糖化力可有效降低杂醇油的生成量;调节蛋白分解力,可有效降低白酒中杂醇油的含量;增加发酵速度,可适当降低杂醇油的生成量;当发酵力、糖化力和蛋白分解力三者协调时,杂醇油的生成量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