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21篇
  免费   2029篇
  国内免费   1289篇
电工技术   609篇
综合类   1533篇
化学工业   1531篇
金属工艺   1072篇
机械仪表   1222篇
建筑科学   1529篇
矿业工程   668篇
能源动力   444篇
轻工业   458篇
水利工程   381篇
石油天然气   643篇
武器工业   255篇
无线电   480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72篇
冶金工业   332篇
原子能技术   71篇
自动化技术   4117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483篇
  2022年   455篇
  2021年   533篇
  2020年   609篇
  2019年   694篇
  2018年   425篇
  2017年   575篇
  2016年   654篇
  2015年   795篇
  2014年   1415篇
  2013年   984篇
  2012年   1140篇
  2011年   1018篇
  2010年   923篇
  2009年   973篇
  2008年   1188篇
  2007年   1075篇
  2006年   906篇
  2005年   995篇
  2004年   875篇
  2003年   751篇
  2002年   594篇
  2001年   506篇
  2000年   417篇
  1999年   351篇
  1998年   327篇
  1997年   325篇
  1996年   288篇
  1995年   271篇
  1994年   227篇
  1993年   173篇
  1992年   134篇
  1991年   143篇
  1990年   119篇
  1989年   11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寻水分对煤体破裂过程表面温度分布的影响,对不同含水率试样进行加载破裂试验,研究其表面红外辐射温度的演化特征,并以平均红外辐射温度AIRT、温度极差R、分形维数D、红外热像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表明:干燥、潮湿试样表面平均红外辐射温度总体上均表现为随载荷增加呈下降趋势,但在临近破裂时出现了明显异常:干燥试样表现为升温前兆,潮湿试样为降温前兆;干燥试样温度极差R与载荷的变化呈负相关,表现为随载荷增加呈下降趋势,在变形进入破裂阶段,R曲线出现了局部跳跃突增点,而潮湿试样温度极差R与载荷的变化步调基本一致,具有良好的同步性;随着试样含水率的提高,分形维数N表现为下降趋势,平均红外辐射温度曲线的波动幅度也就越小,水分对煤体的红外辐射变化起到了抑制作用;潮湿试样在加载过程中热像出现了非均匀性变化,上部出现了条带状的辐射强度分异现象,热像特征变化相对平静,而干燥试样加载到破裂的整个过程中,试件中部出现"O"形蓝色高温区域,热像特征变化明显.该研究为预测含孔隙、裂隙煤体特别是含水情况下变形破裂失稳提供了新内容.  相似文献   
2.
利用自主研制的土体冻融循环剪切试验仪,开展了温度和含水率影响下的青藏高原土体力学特性正交试验,从压缩特性、冻结和冻胀、剪切特性3个方面对土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样压缩过程的法向位移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加,压缩量与法向应力关系可用双曲线模型进行描述。不同含水率的土体从0 ℃降至?12 ℃过程中均产生了土体冻结现象,含水率12%的土体发生冻胀时的温度集中在?3~?2 ℃范围内。温度越低,土体的应力软化特性越明显,且峰值剪切应力和残余剪切应力越大,土体在最佳含水率附近时峰值剪切应力最大。?12 ℃土体的法向位移变化规律在不同试验条件下均表现出剪胀特性,而12 ℃和0 ℃土体随着含水率的增加由胀缩特性并逐渐变化至完全以剪缩特性为主。内摩擦角随含水率和温度的增大而减小,黏聚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在最佳含水率附近最大。  相似文献   
3.
陶瓷的压缩破坏是一个爆炸式破碎的过程,在短时间内急剧释放大量能量,并伴随大量高速飞行碎片的产生,实验上较难获取陶瓷压缩破坏过程中碎片的飞溅速度。本文采用离散元数值模拟氧化铝陶瓷的压缩破碎过程,分析了不同应变率下产生碎片的尺寸分布、碎片的平均飞溅速度,以及试件内部不同区域碎片的速度变化规律。研究表明:(1)陶瓷的表观破坏强度以及破碎后碎片的平均飞溅速度与加载应变率正相关;(2)碎片飞溅速度与其初始位置相关,外侧碎片的飞散速度最大,随着初始位置与试件中心轴距离的减小,碎片飞溅速度逐渐减小;(3)随着加载应变率的提高,碎裂产生的碎片数逐渐增多,对应的碎片平均尺寸变小。进一步讨论了试件压缩破碎过程中的能量守恒和转换模式,并对碎片飞溅的平均速度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4.
风驱动算法是一种新兴的基于群体迭代启发式的全局优化算法,与遗传算法、布谷鸟算法等相比,具有明确的物理背景,但该算法避免不了易陷入早熟和收敛效率慢的问题。针对早熟,本文提出了扰动策略,对当前最优适应度值对应的任一元素进行扰动,且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扰动量逐渐减少。针对收敛效率不高,提出了空间压缩策略,采用奇偶相间的方式,通过计算约束更新解的上下限以保证该解是可行解。将改进的风驱动优化算法运用到某水库的优化调度中,并与粒子群算法和标准风驱动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改进的风驱动优化算法更为可靠、高效,能以较快速度收敛于最优解,且最优解值更大,为水库优化调度模型求解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某天然气发动机制动性能,保证行车安全,在对不同发动机辅助制动形式进行分析及研究的基础上,确定采用缸内压缩释放制动的辅助制动形式;对装有缸内压缩释放制动的天然气发动机进行试验,测试气门升程、凸轮轴挺杆接触应力及发动机制动功率等参数,并对比同排量柴油机和天然气发动机的制动功率;进行整车道路试验,测试搭载缸内压缩释放制动系统天然气发动机的车辆制动性能。结果表明:天然气发动机装有缸内压缩释放制动系统可以有效增加制动功率,使车辆在下坡过程中车速降低、可控;天然气发动机制动功率比同排量柴油机小9.3%;采用脚踏板制动-缸内压缩释放制动形式,脚踏板使用频率较单脚踏板制动减少68%,较脚踏板制动-排气蝶阀制动减少58%;压缩释放制动系统能够有效延长车辆下坡行驶时间,制动更安全。  相似文献   
6.
基于压电阻抗(electromechanical impedance, EMI)技术,针对结构损伤识别提出了阻抗/导纳数据压缩与重构的方法,利用随机矩阵将监测系统中的原始阻抗数据向量进行线性映射,并将映射后的向量输入到接收系统中;基于压缩感知理论将重构原始数据的问题转化成非确定性多项式问题,并基于凸优化(convex optimization, CO)理论求解;在损伤识别阶段,利用均方根偏差(root mean square deviation, RMSD)统计指标对重构阻抗数据的识别效果进行评估,并与使用原始阻抗数据的效果进行对比。利用简支钢梁的局部损伤识别试验采集的阻抗数据证明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基于重构阻抗数据能够有效识别结构损伤,基系数矩阵的稀疏度随着测量数的减少而降低,一致球集合对应的稀疏度区间低于其他测量矩阵,阻抗数据重构效果随着压缩率的增加而减弱,当压缩率高于2.0时,部分使用重构阻抗数据识别结构损伤的误差将大于20%,损伤识别精度降低。  相似文献   
7.
一步骤胶结充填体为二步骤矿柱回采提供支撑,充填体由三轴受力转为单轴受力状态,其稳定性对采场安全至关重要。为此对比分析了单次(单轴)和二次(三轴加单轴)压缩对不同灰砂比胶结充填体的应力-应变曲线、强度特征、能耗特征及破坏模式。结果表明:单次比二次具有更明显压密阶段、更高线弹性阶段,增大围压使二次充填体压密阶段减小、线弹性阶段和屈服阶段延长、弹模增大;灰砂比1∶12直接进入线弹性变形阶段,但低围压各阶段水平大于高围压。1∶12峰值强度随围压增大而下降、1∶8先增后降、1∶4峰值强度与围压呈正相关,1∶8存在强度最优值;1∶4和1∶12两次充填体受围压影响较小,强度占比在26.05%~58.79%,1∶8则高达89.92%和93.51%。二次压缩和灰砂比降低造成充填体能量值下降,增大围压使峰前总能量占比上升、峰前应变能缓慢增加;1∶4和1∶8增大围压提高峰前储能极限,1∶12则先降后增。试样裂纹表现为平行和竖直,二次压缩使充填体破碎程度提高,增大围压维持完整性,试样二次压缩破坏路径沿首次路径发生,破坏位置发生在上部。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岩体变形破坏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和耗散机制,对含节理试件单轴压缩下 的单位体积外力功、弹 性应变能和耗散能密度进行计算和分析。 研究发现:①节理试件的 4 类应力应变曲 线(类型Ⅰ-单峰型,类型Ⅱ-软化 段多峰型,类型Ⅲ-多峰平台后软化型,类型Ⅳ-多峰平台后硬化—软化型)的能量转化 和耗散过程都可以分为弹性变 形、连续体非弹性变形和不连续体变形 3 个阶段;在第一阶段,耗散能占比很少,外 力功大部分转化为弹性应变能;在 第二阶段,耗散能占比急剧增加,外力功大部分转化为耗散能;在第三阶段,外力功几 乎全部转化为耗散能;与类型Ⅰ 和类型Ⅱ试件相比,类型Ⅲ和类型Ⅳ试件的连续体非弹性变形阶段的持续时间较长、 延性较大;②以劈裂、压碎破坏 为主的节理倾角较低或较高的试件,其最终的耗散能远高于以剪切滑移、阶梯状破坏 为主的节理倾角中等的试件;③ 同一节理倾角下,随着节理连通率的增大,试件破坏所需的单位体积外力功和耗散能 密度均减小;④随着节理试件耗 散能密度对数值的增加,破碎体尺寸—质量分形维数值线性增加。  相似文献   
9.
束团长度是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快循环同步加速器(RCS)束流动力学的关键参数,通过对束团长度的研究,可了解RCS的机器性能并进一步指导机器优化研究。本文对RCS 100 kW时的束团长度进行精确测量,100 kW引出时的束团长度为105 ns。RCS 500 kW时束团长度可能超过无损引出允许值,需压缩束团长度。理论上提高腔压可压缩束团长度,本文模拟研究500 kW时束团长度随腔压曲线的变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提高加速后半阶段的腔压可压缩束团长度,给出了500 kW时无束流损失引出的腔压曲线。基于100 kW束流条件实验验证了通过提高加速后半阶段腔压来压缩束团长度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实验测量结果与模拟结果一致。因此,提高加速后半阶段腔压是500 kW时无损引出束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王宇  王克成 《轮胎工业》2022,42(7):0420-0423
研究热稳定剂YG在无印痕实心轮胎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加入热稳定剂YG的胶料的门尼粘度略微降低,胶料的分散性、挤出性能和流动性改善,满足实际生产工艺要求;与生产配方硫化胶相比,加入热稳定剂YG的试验配方硫化胶的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增大,耐屈挠龟裂性能和耐磨性能提高,压缩屈挠温升减小,热氧老化后拉伸强度变化率和拉断伸长率变化率减小,试验配方硫化胶的物理性能更优异;生产和试验配方成品轮胎的耐久性能相当,且采用试验配方生产无印痕实心轮胎在行驶过程中无印痕、变色轻、磨损减轻,有利于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