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时间对难变形高温合金U720Li热变形行为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臧喜民 赵广迪 武金江 姜昊源 姚晓雨 |
| |
作者单位: | 沈阳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 沈阳 110870,辽宁科技大学 材料与冶金学院,辽宁 鞍山 114051,辽宁科技大学 材料与冶金学院,辽宁 鞍山 114051,辽宁科技大学 材料与冶金学院,辽宁 鞍山 114051,中国科学院 金属研究所,辽宁 沈阳 110016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52174317、51904146) |
| |
摘 要: |  为了改善难变形高温合金U720Li的热加工性能,研究了变形前保温时间(5和10 min)对该合金的热变形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动应力随应变速率的提高而增大,但随变形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增加而减小。依据所建立的Arrhenius本构模型计算的峰值应力与实验值吻合良好,说明该模型可准确预测U720Li合金热变形行为。保温时间为5和10 min的热变形激活能分别为992.006和850.996 kJ·mol-1。建立了U720Li合金在这2种保温时间下的热加工图。 通过分析热加工图各区域对应的变形组织,明确了保温5 min的最佳热加工条件为1090~1110 ℃/1~10 s-1和1146~1180 ℃/1~10 s-1,而保温10 min的最佳热加工条件为1080~1090 ℃/1~10 s-1和1153~1160 ℃/ 1~10 s-1。可见适当缩短变形前保温时间可扩大该合金的安全加工窗口。在未发生开裂的情况下,动态再结晶(DRX)晶粒随变形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但随应变速率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当变形温度低于1100 ℃,主要DRX机制为颗粒诱导连续DRX。当变形温度高于1130 ℃,主要DRX机制转变为不连续DRX。

|
关 键 词: | 难变形高温合金 热变形行为 热加工图 动态再结晶 |
收稿时间: | 2023-12-05 |
修稿时间: | 2024-01-24 |
|
| 点击此处可从《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