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红层地区高速公路滑坡破坏机制及处治
摘    要:本文介绍了十堰至天水国家高速公路甘肃段某滑坡的治理过程。该滑坡下伏基岩为第三系泥质砂岩等软弱岩,中间的软塑带构成坡体的软弱带。原设计为多级放坡的方式,但按该方案施工后坡体后缘产生拉张裂缝、局部滑塌,坡脚处开始滑动。后来变更设计在坡脚增加一桩板墙,按照变更设计桩板墙施工完成后,部分桩体发生较大倾斜,桩顶与土体脱离,挡土板下与岩土交接面处发生较大剪切裂缝。故再次变更设计,在已施工完毕的桩体上增设两排预应力锚杆,并采取格构加预应力锚索的方式加固桩顶第一级放坡,最终该滑坡的稳定性满足要求。基于有限元法对各设计方案的变形与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