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气荚膜梭菌实时荧光PCR和实时荧光RPA检测方法的建立和比较 |
| |
作者姓名: | 刘立兵 李睿文 陈志敏 王金凤 孙晓霞 袁万哲 王建昌 |
| |
作者单位: | (1.石家庄海关,河北 石家庄 050051;2.河北省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河北 石家庄 050051;3.河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1)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2016IK107); |
| |
摘 要: | 根据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高度保守的plc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产气荚膜梭菌的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实时荧光聚合酶重组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检测方法。特异性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两种检测方法特异性强,仅对产气荚膜梭菌有特异性扩增,对其他细菌均无扩增;两种方法的检出限均为1.3 pg/μL。在人工污染模拟样品的检测中,两种方法的检出限均为1.0×102 CFU/mL;实时荧光RPA需要3~13 min即可实现对所有阳性样品的检测,而实时荧光PCR则需要24~46 min(Ct值为17.45~33.65)。实时荧光RPA方法在检测时间、操作方便性和仪器便携性方面,明显优于实时荧光PCR方法。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PCR和实时荧光RPA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性高、操作方便,为实验设备装备较差的基层检测实验室和疫情突发现场产气荚膜梭菌的快速检测提供有效技术手段。
|
关 键 词: | 产气荚膜梭菌 plc基因 实时荧光聚合酶重组酶扩增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食品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食品科学》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