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黔南地区下石炭统打屋坝组页岩气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含气性评价
引用本文:杨博伟,石万忠,张晓明,徐笑丰,刘俞佐,白卢恒,杨洋,陈相霖.黔南地区下石炭统打屋坝组页岩气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含气性评价[J].岩性油气藏,2024(1):45-58.
作者姓名:杨博伟  石万忠  张晓明  徐笑丰  刘俞佐  白卢恒  杨洋  陈相霖
作者单位:1.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2. 中国地质大学教育部构造与油气资源重点实验室;4.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基金项目:国家“十三五”油气重大专项“页岩气区域选区评价方法研究”(编号:2016ZX05048-002)资助;
摘    要: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全岩X射线衍射分析、N2与CO2等温吸附实验等,对黔南地区下石炭统打屋坝组页岩孔隙结构特征及含气性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黔南地区下石炭统打屋坝组页岩岩相类型主要为灰质页岩相和灰/泥混合质页岩相,含硅泥质页岩相少量发育;页岩有机质丰度偏低,成熟度较高。(2)研究区打屋坝组页岩孔隙类型可分为无机质孔隙、有机质孔隙和微裂缝,其中无机质孔隙占主导;页岩孔径分布呈多峰态,以小于1 nm的微孔及2.0~2.4 nm和6.0~8.0 nm的低值介孔为主;页岩孔体积主要由介孔和宏孔提供,可控制游离气的赋存;页岩比表面积主要由微孔和介孔提供,可控制吸附气的赋存。(3)研究区打屋坝组页岩含气性主要受孔隙结构和保存条件的控制,其中孔隙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有机质和矿物组分,有机质和黏土矿物含量对孔隙的发育具有积极作用,而脆性矿物含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孔隙的发育;强烈的构造变形是导致研究区页岩气保存条件较差的主要原因,可利用保存指数定性-定量评价打屋坝组页岩气的保存条件并进行有效分级。

关 键 词:页岩气储层  孔隙结构  无机质孔  有机质孔  含气性  构造变形  保存条件  打屋坝组  下石炭统  黔南地区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