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可携砂交联酸体系的研制与导流能力表征
引用本文:杨方政,张烨,李春月,伊向艺,侯帆,方裕燕.可携砂交联酸体系的研制与导流能力表征[J].钻井液与完井液,2014(2):68-71.
作者姓名:杨方政  张烨  李春月  伊向艺  侯帆  方裕燕
作者单位: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高效酸压改造技术”(2011ZX05014-006)
摘    要:室内研究形成一套耐高温可携砂的交联酸酸液体系,该体系在120℃、170 s-1条件下剪切60 min后黏度仍保持在70.9 mPa·s,具有较好的耐温、抗剪切能力;与塔河油田现用的胶凝酸相比,该新型交联酸反应速度更慢,腐蚀速率更小,携砂性能更好,说明该交联酸更有利于降低酸液滤失量,增加酸蚀有效作用距离。通过室内实验评价了其酸蚀后和携砂酸蚀后的裂缝导流能力,并引入激光扫描成像技术对裂缝形态进行数字化表征。实验表明,在不同闭合压力下,交联酸体系携砂酸蚀后的导流能力保持率较单纯酸蚀提升20%左右,说明该交联酸可用于携砂压裂工艺。

关 键 词:交联酸  导流能力  数字化表征  携砂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