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Ag-Cu离子注入SiO2玻璃后形成纳米颗粒的研究
引用本文:肖湘衡,蒋昌忠,任峰,付强. Ag-Cu离子注入SiO2玻璃后形成纳米颗粒的研究[J]. 功能材料, 2005, 36(10): 1555-1557
作者姓名:肖湘衡  蒋昌忠  任峰  付强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武汉大学,电子显微镜中心,湖北,武汉,430072;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武汉大学,电子显微镜中心,湖北,武汉,430072;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武汉大学,电子显微镜中心,湖北,武汉,430072;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武汉大学,电子显微镜中心,湖北,武汉,43007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005005,10375044)致谢:感谢教育部重点基金项目对本课题的大力支持!
摘    要:
Ag、Cu离子经200和110keV加速后分别以5×1016和1.5×1017ions /cm2的剂量在室温下先后注入到非晶SiO2玻璃中.注入后样品的光学吸收谱显示两个吸收峰,其峰位为407和569nm,分别对应单独Ag和单独Cu纳米颗粒的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峰,样品在还原-保护气氛下退火后吸收峰峰强明显增加.样品的透射电镜选区电子衍射花样含有Ag、Cu两套衍射环,透射电镜的明场像观察到大量的纳米颗粒呈现出中心亮斑特征.在样品倾转过程中,中心亮斑特征依然存在,证实这种现象是离子辐照产生的纳米空位团簇.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高角环形暗场像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综上所述,样品中形成了单Ag和单Cu包裹空位团簇的纳米颗粒.

关 键 词:离子注入  纳米颗粒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  纳米空位团簇
文章编号:1001-9731(2005)10-1555-03
收稿时间:2005-02-01
修稿时间:2005-04-10

Study on nanocavities-containing Ag and Cu nanoparticles produced by sequential ion implantation in silica
XIAO Xiang-heng,JIANG Chang-zhong,REN Feng,FU Qiang. Study on nanocavities-containing Ag and Cu nanoparticles produced by sequential ion implantation in silica[J]. Journal of Functional Materials, 2005, 36(10): 1555-1557
Authors:XIAO Xiang-heng  JIANG Chang-zhong  REN Feng  FU Qiang
Affiliation:XIAO Xiang-heng~
Abstract:
Keywords:ion implantation  nanoparticles  surface plasma resonance(SPR)  nanocavitie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