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川西坳陷苏码头构造蓬莱镇组储层特征及评价
引用本文:陈世松,徐国盛,王威.川西坳陷苏码头构造蓬莱镇组储层特征及评价[J].天然气技术,2009,3(2):14-17.
作者姓名:陈世松  徐国盛  王威
作者单位:“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
基金项目:本文受到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2006年科研项目“苏码头构造侏罗系成藏模式及富集规律研究”的资助.
摘    要:在整理与分析岩心、薄片、扫描电镜、测井、物性测试等资料的基础上,对蓬莱镇组储层的储集性能及孔隙结构进行了综合研究,从成因上阐述了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并对储层进行了分级与评价。认为:蓬莱镇组储层岩石类型以长石岩屑砂岩为主,物性表现为低孔、低渗、高含水饱和度的“两低一高”特点;储集空间由原生粒间孔隙和次生粒间孔隙组成,微裂缝不甚发育;压实、胶结、次生加大、交代等破坏性成岩作用对储层形成不利;环边绿泥石的发育减少了孔隙损失;来自下伏烃源层混相涌流之酸性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粒间溶孔。粒内溶孔、铸模孔等蓬莱镇组的主要储集空间;上侏罗统蓬莱镇组储层为低孔-低渗(Ⅰ类)、特低孔-超低渗(Ⅱ类)储层,部分发育致密储层(Ⅲ类),该组天然气主要产出于Ⅰ-Ⅱ类储层中。

关 键 词:苏码头构造  蓬莱镇组  成岩作用  储层特征  储层评价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