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opula函数的区域洪水频率分析 |
| |
作者姓名: | 王慧颖 刘舒 李敏 柏平 任汉承 |
| |
作者单位: | 1.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38;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038;2.昆明市防汛抗旱办公室,云南昆明 65050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52009147 ) |
| |
摘 要: | [目的]洪水频率分析为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和运行提供了理论依据.传统的单变量频率分析方法已被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但区域水文站点之间往往相互关联,单站点的独立洪水频率分析并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因此,有必要考虑区域洪水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建立联合分布,采用多变量联合概率分析方法以提高洪水频率分析的可靠性.同时,由于区域洪水特性差异显著,需要探究Copula函数在不同区域洪水频率分析中的适用性.[方法]基于盘龙江区域的小河(中和)站、松华坝站、昆明站三个水文站以及长江上游区域的寸滩站、清溪场站、宜昌站三个水文站的洪水资料,建立站点年最大洪峰流量的边缘分布函数,用Kolmogorov-Smirnov法检验其拟合优度,分析站点洪水变量间的相关程度,进而利用嵌套Copula法和Copula函数表达式法构建区域三站点年最大洪峰流量的联合分布,采用分位数图法、均方根误差法和AIC信息准则法在选用的T-Copula、GH Copula、Frank Copula、以及Clayton Copula四类函数模型中进行拟合优度评价,通过优选的函数模型分析计算条件概率.[结果]结果显示:盘龙江和长江上游区域站点的年最大洪峰流量序列均可用P-Ⅲ型分布作为其边缘分布,且站点变量间的相关性良好,可运用Copula函数描述其相关关系,以此建立联合分布.其中,在盘龙江区域站点变量间,T-Copula函数拟合效果最优;在长江上游区域站点变量间,Frank Copula函数拟合效果最优.由优选的Copula函数模型预测下游站点的洪水遭遇量级,预测值与实测值的接近程度均达到85%以上.[结论]在区域站点洪水样本序列可求解其边缘分布,且变量间相关性显著的情况下,Copula函数能够较好描述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对于洪水特性差异较大的盘龙江和长江上游两个区域可优选出不同类型的Copula函数建立联合分布进行洪水频率分析,且计算结果能够准确的预测区域站点的洪水遭遇量级.研究成果可为区域联合防洪提供科学参考.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